微博上,范丞丞的一张收费照片引发了强烈的争议。“一觉醒来,万落袋”,评论纷纷指责范丞丞这一“不劳而获”的行为,甚至以清华大学校长还不起房贷来做比较,以此抨击世风败坏。其实并没有那么严重,明星吸睛本身就是明星的存在价值,吸睛所以吸金,顺理成章不是么?
不过在这一事件当中,范丞丞一直都“不在场”。
不在场?怎么可能。先听我讲一个段子,你能明白不在场的含义。
说是在莫斯科一个艺术展上,挂着一幅油画,油画的标题是《列宁在华沙》。画面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列宁的的老婆跟一个小伙子同床而卧。看到这幅油画,游客问讲解员,“列宁在哪儿?”讲解员从容地回答:“列宁在华沙”。
在严格的关系结构上,这幅画的标题构成了作品的一部分,所以这幅画实际上更是一个结构艺术品,而不仅仅是一幅油画,油画和标题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作品。列宁的不在场,是画面成立的必须条件,也是作品完成的必要关系。
我理解粉丝们之所以付费,是想创造与范丞丞的连接。粉丝以为,付费是接近偶像的手段。没错,通过付费,粉丝们确实创造了与偶像之间的连接。但是当这个桥梁架通以后,桥的那一头实际上是一个空洞。就是说当你的脚步踏上这座“桥”对面的时候,你的偶像已经不在场。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我们不妨站在偶像那一头来重新审视这个事件。偶像有一点跟粉丝是灵犀相通的,他也确实需要创造与粉丝的连接。不过偶像与粉丝的角度大相径庭的是,这个连接在粉丝那里是手段,在偶像那里,这个连接本身就是目的。当粉丝通过付费的过程来修通与偶像的桥梁,并且试图以此来连接偶像、甚至抵达偶像的时候,对于偶像来说,他却不需要在场。因为对粉丝来说,收费是桥梁,是通往下一步(莫须有的亲近关系)的桥梁;而对偶像来说,收费才是目的本身,收费完成即是连接的终结。
事实上,不仅付费之后,桥那头的范丞丞已不在场;甚至在付费之前,因为粉丝没有付费是看不到照片的,所以在这座虚妄的桥梁创建之前,实际上偶像同样不在场,至少不在粉丝的眼前。他只是个做局者,自始至终对粉丝居高临下,居于上帝的视角,创建这场游戏,收获这场游戏。
粉丝们也不是愚蠢,只是他们的认知经常不在场而已。
瞬雨
赞赏
长按白癜风有治好的可能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renyua.com/tgfz/2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