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月1日在洛杉矶港或长滩等待停泊的40艘集装箱船相比,停泊在圣佩德罗湾的集装箱船数量已经减少了一半以上。尽管近期需求有些疲软,亚洲到欧洲的集装箱即期运价略有下滑,但在跨太平洋地区,需求没有减少,BCO正在努力争取与承运人达成新的交易。
美西运价一夜之间暴跌?
上周,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SCFI)为.53点,较上期下跌3.1%。宁波航运交易所发布的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NCFI)报收于.2点,较上周下跌5.5%。21条航线运价指数均下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17个主要港口运价指数也均下跌。
北美航线:根据FBX的最新日指数显示,亚洲至美国西海岸的3月15日的即期运价从前一天的美元/FTU一夜之间暴跌至美元/FTU,降幅达美元;随后在3月16日回升至美元/FTU。
FBX日指数暂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也可能是一种趋势。根据FBX上周的周指数显示还上涨4%,至每40英尺美元,而东海岸港口的运费下降2.8%,至每40英尺美元。
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到美国的西海岸和东海岸即期运价分别提高了%和%,这对本轮航线运价谈判产生了巨大影响。
美国疫情近期得到一定缓解,加之美国1.9万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需求仍处于高位。船期延误带来的运力不足问题依然存在,港口拥堵和集装箱周转不畅依然未现明显缓解迹象,困境依旧。航线舱位利用率接近满载水平,美东部分航次舱位紧张。根据上海和宁波集装箱运价指数,北美航线运价波动较小,运价总体保持稳定。NCFI指数:美东航线运价指数为.3点,较上周下跌0.6%;美西航线运价指数为.0点,较上周下跌2.0%。
下月起可能面临新一轮运价上涨和旺季附加费
自四月起,托运人可能面临新一轮运价上涨和旺季附加费(PSS)的冲击,因为海洋承运人加强了在整个贸易航线上的主导地位。
据悉,航运公司已经开始注意到传统收入较低的回程航线,以便将运价恢复到激励提供货运集装箱的水平,而不是将空箱返回亚洲这样一个默认选项。
自去年9月在监管机构的影响下,跨太平洋航运公司降低了GRI(综合费率上涨附加费),现在又准备在下个月再次推出加价措施。
例如,从4月1日起,赫伯罗特建议从亚洲到美国和加拿大的GRI为美元/40,当价格承受压力时,其他跨太平洋航运公司通常在淡季中使用一个月的GRI和PSS。
同时,尽管亚欧航线在过去的几周中需求有所放缓,但目前还没有出现即期运价暴跌的迹象——相反,市场预期是自年下半年以来%的通胀将出现“小幅调整”。
在大西洋两岸,东方海外和赫伯罗特正准备从4月1日起,将北欧至美国的运价提高1,美元/40柜,这条传统上稳定的贸易航线,通常一年之内调整幅度不到美元。
在回程航线上,航运公司还将在4月1日增加了一系列的运价和PSS。例如,CMACGM从北欧到亚洲运送的每集装箱PSS增加了美元。
自去年10月以来,从北欧到亚洲回程的即期价格几乎翻了一番,达到美元/40柜左右,这加剧了出口商的困境,一位总部位于英国的货代本周告诉《Loadstar》,他已接到通知,他所有的出口贸易都要涨价。他说:“我们的每条出口路线都比六个月前贵,有的则大幅度上升。”
而且托运人可能不得不适应在未来几个月甚至数年的高运价,从而推翻了过去十年来班轮业的周期性模式。实际上,NYSHEX的高管,沃尔玛的前高管BryanMost和赫伯罗特的前高管DonDavis认为,多个贸易航线的运价变化可能会“持续下去”。
不少业内资深人士借鉴了他们在托运人/承运人行业的数十年经验,得出结论认为,这次班轮行业的结构变化更深,并且关于高运费会是一种新常态。
来源:综合海运网、搜航网
责任编辑:石丽菁校对:陶佳毅编审:张强
布工厂(texbgc)
让每米布更有价值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renyua.com/tgjj/8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