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鱼

荐读丨最伟大的交易者亚历山大middo


北京治白癜风的地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文章来源丨搜狐网

如果说巴菲特践行着价值投资,索罗斯秉承着投机法则,彼得林奇把玩着基金艺术,那么,亚历山大.埃尔德(AlexanderElder),便是一个十足的交易者。虽然对于投资界的贡献,不及乔丹之于篮球,邓肯之于现代舞蹈,但是他却能将交易提升到一个新的平台。

在这个看似普通的平台上,他在交易中才能找到自我,实现自我,如同股市中的K线一般,尽管上下起伏不定,却能在每一个波峰和波谷找到自己的价值。

亚历山大.埃尔德,23岁那年,亚历山大.埃尔德在一艘轮船上当医生,当轮船行驶到非洲时,他跳离了轮船,前往美国,在纽约当了一名精神病医生。他先后做过杂志编辑、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年夏天,他从纽约开车前往加利福尼亚。途中,他读完了一本恩格尔的《如何买股票》,竞被书中通过思考赚钱的想法深深吸引,从此自己的人生轨迹便改变了。而在此之前,他对股市一无所知。涉足金融交易后,他发表了数十篇文章、书评,制作了软件,做过许多演讲,是三重滤网交易系统发明人。年,他创办了专门为交易者提供培训的金融交易培训公司。他知名的代表作便是《以交易为生》,又译《操作生涯不是梦》。

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他并非专业出身,能走到投资这一步,竟然是从医生过度而来,曾经那名需要仔细给病人诊断的医生,曾经需要花许多时间来思考病人病情的医生,而今已经将全部精力放在交易之上,用他的话说,“你不需要老板,你自己就是老板,无论在世界任何地方,以交易为生的日子都是自由自在的。”

所以在年,埃尔德在美国纽约开了一家“金融交易公司(FinancialTrading,Inc.)”,用来帮助和教育投资者寻找交易中的快乐。

也许,他没有以投资者而以交易者自称完全是一种谦虚,只是在埃尔德的世界里,股票、期货,这些交易已经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就好像每天要吃饭一样,也就是这种惯性,他将半路出家的投资生涯进行到底,用自己的一生画下了一条唯美的交易曲线。

看清趋势赚聪明钱

“投资者发现经济的新趋势,在大众没有看到机会前开始买入,以此获利。聪明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坚决持有自己的仓位,不受可怕波动的影响,而收益巨大。”他相信自己是一个聪明的投资者。

20世纪70年代,埃尔德买了一只叫爱心关怀公司的股票,这家公司开办了小孩照顾中心的连锁。他们把连锁店办的像麦当劳汉堡包一样,外观一致,服务可靠。爱心关怀公司迎合了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需要托管小孩的需要。当时美国正在发生重大的社会变化,很多女性走上工作岗位,在父母都上班的情况下,孩子需要有人来照顾,由此爱心关怀公司的股价随着这个新的社会趋势而飙涨。

而在之后的上世纪70年代末,一个叫做美国微波通信的公司拔地而起,打破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垄断的长话业务,并赢得了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法律诉讼,开始同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公开竞争。

可以说,它是当时打破常规的第一家公司,而那个时候的股价仅仅3美元,俨然又是一个伟大的机会。

这便是埃尔德所看到的趋势,为了将趋势解释得更为透彻,埃尔德还举了一个朋友的例子:他的一个朋友曾经在别人还不知道戴尔公司的时候,就买了美元的戴尔股票,3年后,在技术分析的帮助下卖掉,并成为了百万富翁。

这便是投资的诱惑,如果当戴尔还是4美元左右的时候就大量买入,并在几年后以80美元的价格抛出,就能轻轻松松成为百万富翁。换句话说,如果能看清趋势,就能轻松取代整天盯着显示器里的波动。

对待交易,埃尔德的看法很特别,在下跌的市场中,反弹是卖出的好时机。同时,聪明的交易者应坚守自己的原则,他要么使用机械交易系统,要么自己交易,了解市场并进行交易。不管怎么说,他都是按照自己的原则做,而不是凭自己的胆子大——这是他最大的优势。所以他相信一个理性的交易者可以依靠冷静和原则赚钱。

这番冷静看似从多年投资的历练而来,实则与他精神病医生的经历密不可分。出生在列宁格勒,长在爱沙尼亚的埃尔德早在16岁的时候,就进入了医校开始学医,23岁那年,学有所得的他开始在一艘轮船上干起了医生,直到跳离轮船奔向美国纽约,摇身一变成为精神病科的医生。

有道是,“无风不起浪”,尽管在一份安稳的工作面前,埃尔德干得很好,但是他心中泛起的层层涟漪却始终搅动着自己的心。直到恩格尔的那本《如何买股票》中对于赚钱的思考,将埃尔德的人生轨迹从此转向。

一个医生,就这样成为了金融市场的弄潮儿,但是冥冥之中,过去那些点滴,却在潜移默化地让埃尔德思考着自己的交易人生,“如果你不知道这个病人出了什么问题,就需要不断进行测试,而且每个病人都该得到应有的诊断,直到每位病人得到诊断之前,我都还没有完成自己的工作。而股票却不一样,如果在卖与买之间需要花上一至两个小时做抉择,基本上是浪费时间。”从这些对比中,埃尔德慢慢找到一条独有的交易之道。

交易日记控制风险

这是他最长的一段职业生涯,所以这段交易日记也是他人生中最厚实的一段日记,做多思科-T的时候,他在交易日记中写道:

“股市跌了一年,最近几个月加速下跌。在做这个交易之前的一个月,在交易者训练营,我问一个客座老师,他是著名的专家,在艰难的经济底部,金融下跌的时候,什么公司会站起来,也就是说,在废墟中买什么股票。他的答案是——生物科技、思科和IBM。我把这3只股票作为我每周观察的对象。

周线图:思科下跌超过85%,但这个公司不会像一些傻瓜式的互联网公司一样消失。周线图上的波动区间变窄了,在图的右边,竹线只有几元的高度,1年前一条竹线有10元高。这说明很多投机者已经出场了。周线图上,右边,MACD柱已经涨了6周——多头。周线图上,年成顶以后,价格一直在均线下面。连接价格和均线的“橡皮筋”拉得太长,准备弹回来。

交易计划:年4月9日以13.91元的价格买入,止损在13.18,比最新的低点低的地方。

出场:在年4月20日以18.85元的价格卖出。交易得分55%(9点的通道宽度,赚了4.94点)。”

一个思科,55%的回报。

对于普通的投资者来说,也许只是冰山一角,不足挂齿,但是在埃尔德看来,以交易为生的背后是大量重复的脑力劳动,交易日记便是其中之一。

投资心境、周线图、交易计划、出场……在这个纷繁的投资界中,也许很难找到一位投资者将交易过程写得如此细致,用他的话说,“人人都会回忆,写日记的交易者可以从过去学习,而不会重复犯错,日记是私人的镜子,也是交易者最好的学习工具。”

最初的时候,埃尔德常常将交易日记写在纸上,用剪刀剪下来并和图表贴在一起。虽然这种方式显得有些老土,但回忆起来却很有成就感。

他的交易日记很特别,用的是11×14英寸大小的本子,并且用展开的两面做交易记录,只要在某天进行过交易,就把当天股价走势图打印出来,贴在本子左面,每张图3×5英寸大小,并附有该股票的周线图。然后写上股票的名称、日期、股数,做多还是做空。

更为细致的是,如果股票是根据基本面所买,那么还需要再一旁加上基本面信息,并交代发现这只股票的原因,或者是所知道的消息来源,另外得记录进场的信号以及当时的图形,更特别的是,进场时的感受(焦急,高兴,自信,不确定)也需一并交代。

打印图,贴到本子的右面,标记交易信号,写下出场时的评论以及感受……这些便是每天交易之后,埃尔德需要重复进行的工作,他没有觉得繁琐,反而将之视为一种交易纪律,也正是这些交易纪律,时刻提醒着埃尔德,“交易是最重要的事情”。

他承认,交易日记的确会增加工作量,但却会让交易更像生意,而不是像赌博一般,因为“做交易记录就像是用锋利的刀片对着镜子刮胡子。如果看着,就是安全的,它能防止做冲动交易,也会帮助诞生好的交易者”。

随着交易日记越来越厚,价值也就越来越大,“通过复习日记回顾过去。现在看起来那些信号如何?你高兴的是什么?如果是现在,你会怎么做,你学到了什么?”这是埃尔德看待交易日记的眼光,也是他能洞察出诸多先机的奥秘所在。

每隔三个月,埃尔德便会重新审视以前的交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会走进书房,躺在扶手椅里,拿着硬皮交易日记慢慢翻看,有些地方令人兴奋,而有些地方令人痛苦,然而总能获益不少。

他相信,交易日记能帮助一个交易员专注于事实,避免徘徊于自我谴责与自我陶醉之间。就这样,他默默践行着自己的纪律,直到设立金融交易公司之后,也是这样教导他的学生。

交易之余的埃尔德,也有着幸福的家庭,当他写书的时候,在巴黎当记者的大女儿会帮他编辑稿子,在纽约做传统艺术的二女儿尼卡会帮他设计封面和封底。休假的时候,他会带着自己的女儿一起去旅行、滑雪、参观博物馆……

虽然对于很多人来说,在交易中过一生是一种很虚幻的想法,然而对于埃尔德而言,却是一种特别而不错的生活方式,他没有老板,因为自己就是老板。

所以,不论是三重滤网交易系统的发明还是2%解决方案,再或是6%原则,都让埃尔德这位老板在交易的海洋中既防范了鲨鱼又防范了食人鱼,将这场交易人生经营得有张有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renyua.com/tgjj/97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