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鱼

动手又动脑,在寓教于乐中徜徉海底世界


点击”蓝字“   1月11日,我心情格外激动,因为我要和贵阳晚报小记者团一起,去参观海洋世界。

  首先,我们先参观的是亚马逊热带雨林区的鱼类,里面的鱼类有很多:食人鱼、珍珠鱼、燕子神仙鱼、小丑鱼、玫瑰扯旗……我最喜欢肥头大耳的娃娃鱼了。它长着四只小脚丫,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黑不溜秋的,身上感觉湿漉漉的,看上去十分光滑。因为它的叫声像小孩的哭声而得名叫娃娃鱼。它们的行动缓慢、沉稳,给人一种十分憨厚的感觉。

  娃娃鱼可爱,土拨鼠也很萌。它有着土黄色的“外套”,跟兔子一样的尾巴,短短的小耳朵,胖乎乎的身体,还有黑宝石般的眼睛。看着它们呆萌的样子,就觉得好可爱!在这里,它们个个都自由自在地玩耍。它们的站姿给人的感觉既可爱又滑稽,两只小手摆放在胸前,傻乎乎地到处看。看到这些小可爱,我的脚步都挪不开了。有的土拔鼠在玩“摩天轮”,感觉它们有澎湃的动力;有的在吃早餐,感觉它们胃口大开;有的在挖沙子,感觉它们就像一台挖掘机。土拨鼠吃东西的样子非常搞笑:只见它们嘴唇颤抖着,嘴巴两边都塞得鼓鼓的,整个脸圆得像气球一样。

  除此之外,我还参加了磨豆浆、玩陶艺、做寿司等活动,还看了美人鱼和海狮的表演。

  这次的活动真是太棒了,如果你也想这么快乐,就参加贵阳晚报小记者团的活动吧,相信你也会有一样的收获。

负压鱼缸

任泓芷蓉尚义路小学二(3)班

  1月11日,天气有点冷,寒风呼呼地吹着,但我的心里却是暖暖的,因为我在妈妈的陪伴下,和贵阳晚报小记者团一起去贵阳吉源海立方亲子海洋公园探秘,其中我最大的收获是了解了负压鱼缸。

  这里的活动丰富多彩,我们认识了海洋公园里的海洋动物和一些陆地小动物,如土拨鼠、蓝孔雀等。我们还参加了磨豆浆、玩陶艺、做寿司等活动。

  一边走一边看,我对什么都很好奇。“妈妈,你看,这是什么?”妈妈告诉我,那是“负压鱼缸”,它是依据科学原理,运用技术手段,以丰富的想象力,解决了传统正压鱼缸无法超越的基础性难题,增加了鱼缸的高度,解决了传统鱼缸“能长不能高”的国际性难题。

  我仍然有些不明白,鱼缸矮一点也没关系呀。妈妈继续解释道:“当鱼缸高度增加后,喂鱼、换水很方便,还不受限制,过滤系统会向鱼缸里的鱼提供氧气,鱼不会因为缺氧而死掉。这就是负压鱼缸的好处。”通过妈妈的解释,我明白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活动就要结束了,我在妈妈的耳边轻声说:“负压鱼缸,就是我探到的秘密。”

奇妙的海洋之旅

周楚喻北师大贵阳附小三(3)班

  1月11日,晚报小记者团的老师带着我们来到吉源海立方海洋世界参观。

  一进大门,大家第一眼就看到了一条眼睛圆鼓鼓的、胖胖的“蜥蜴”。正当大家觉得奇怪时,老师解答道:“这可不是蜥蜴,它是娃娃鱼。”一个同学问:“它为什么叫娃娃鱼呢?”老师微笑着说:“它之所以叫娃娃鱼,是因为到了夜晚,就会发出婴儿般的哭声。”哦!大家恍然大悟。

  看完娃娃鱼,我们来到一条很漂亮的鱼面前。老师问:“你们觉得这条鱼像什么?”有的同学说像鸟儿,有的说像燕子……老师点头说:“对了,就是燕子!”“那么,它就是燕子鱼吗?”老师说:“不全对,它的名字叫燕子神仙鱼。”我们从燕子神仙鱼处走了后,还有几个同学趴在鱼缸那儿,我想,他们一定是被它美丽的外表迷住了吧!

  接着,大家跟着老师走到一条只有眼珠那么大的鱼的面前,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哇!是小丑鱼!”老师说:“对啦!那么,有谁知道小丑鱼的习性呢?”我连忙举起手说:“它们生活在海洋里,遇到食肉鱼时,就会躲到海草里,因为,它们身上的颜色很像海草。”“完全正确!”老师给了我一个大大的赞!

  参观了各种各样的鱼,我们还磨豆浆、做陶艺、做寿司、看美人鱼表演。就这样,我们奇妙的海洋之旅结束了,我学会了很多关于海洋和鱼的知识,真期待下一次的海洋之旅啊!

我爱陶艺

吴佩萱萱世纪园小学四(2)班

  1月11日,我参加了贵阳晚报小记者团“行走的课堂”活动,到贵阳吉源海立方亲子海洋公园参观。

  “请大家依次排队分组入场!”杨老师和讲解员老师带领我们认识海洋动物、做陶艺、磨豆浆、做寿司、看美人鱼表演等。其中我最喜欢的环节是做陶艺。

  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了制陶小作坊,给我们每人分发了一块陶泥。我先把陶泥揉成圆球,放到制陶转盘上,请妈妈帮助我踩脚踏板。我用手沾了一点水,开始制作了。

  我先用双手轻轻地护住泥块,然后用拇指往下按压,再用手指把较为上面的陶泥护住,做成花瓶的瓶口。再沾一点水,把瓶身修整光滑。看!一个美丽光滑的小花瓶就做好啦!

  那陶瓷的来历是什么呢?我带着好奇心去查阅了一下资料。陶艺是中国的传统古老文化。中国的英文名称叫做China,意思就是陶瓷。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开始制造各类日用陶器。自从火发明后,人们就学会了用火烧造出各种生活用品,后来发展为灿烂的艺术之花。

  陶艺,带给了我美的享受;陶艺,带给我快乐的时光;陶艺,让我感受到了快乐的童年,我爱陶艺。

海洋馆欢乐游

李辰骏南明实验小学二(1)班

  1月11日,我和妈妈起了个大早,因为我们要去参加贵阳晚报小记者团“行走的课堂”寒假周末课——走进贵阳吉源海立方亲子海洋公园。

  一进海洋馆,只见墙壁上镶嵌着各种大大小小的玻璃缸,各种各样的海鱼在玻璃缸里悠闲地游动,它们五颜六色,非常美丽。随后,娃娃鱼、大铅笔鱼、海鳗、狮子鱼等海洋动物一一映入我们眼帘,让我应接不暇。

  只见海狮在互相追逐嬉戏,鳄鱼则趴在岩石上休息,它们形态各异、憨态可掬,非常可爱。当我们走进海底隧道,仿佛置身于梦幻的海底世界,大大小小、成群结队的海鱼从头顶上游过;还有那星星点点的水母馆,仿佛小精灵,在水柱里灵动自在地漂浮着。

  之后,我们体验了磨豆浆、制作陶艺等活动,其中做寿司非常有趣,我用海苔包裹饭团,撒上火腿、蔬菜,再挤上沙拉、草莓酱等,看上去就非常好吃,我一下子吃了两个,美味极了。

  在吃东西的过程中,小记者们还一起背诵了《悯农》这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读到这儿,我赶紧把粘在手上的饭粒,全部吃到肚子里,不能浪费一粒粮食。

最后,我们来到了美人鱼剧场,观看了王子和公主的表演,在场的观众都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看完表演后,快中午了,我们便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海洋馆。

参加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许多以前从未见过的海洋生物,还知道了豆浆的来历,陶艺的制作,在欢乐中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真是有意义的一天。

大记者稿件分享看动物学习生物知识

到了海洋公园,最主要的节目当然是看各种海洋生物。

“大家都知道‘鳄鱼的眼泪’这句话。鳄鱼是迄今发现活着的最早和最原始的动物之一,和恐龙是同时代。鳄鱼吃东西时‘流眼泪’,并非它难过,而是它在猎杀动物时,身体里的盐分会增加,所谓的‘流泪’,是把身体里多余的盐分排出。”讲解员介绍。

走进热带丛林主题区,小记者们跟随讲解员老师一同认识了珍珠鱼、七星飞刀、娃娃鱼、铅笔鱼、淡水白鲳、海鳗、小丑鱼、燕子神仙鱼、血鹦鹉、黑鳍鲨、狮子鱼、鳄鱼等海洋动物。

磨豆浆了解历史故事

“石磨最开始叫硙,由古代工匠大师鲁班发明。而豆浆的发明者叫刘安。”走进手工坊,讲解员老师首先讲述了距今近年的西汉孝子刘安给卧病在床的母亲磨豆浆喝的故事。

将泡发的大豆放入石磨,每次4至5颗,逆时针研磨4至5圈,待磨盘周围溢出后再添上新豆子,如此循环反复。来自世纪园小学的李子涵和杨梦婷现场组队,交替体验如同孙悟空72变之多的豆浆制作工艺的部分环节。

除了磨豆浆,小记者们还玩陶艺、包寿司。在操作中,与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人对话。

爱思考提问很有质量

看似走马观花,其实不然,在活动最后的新闻30分环节,小记者们用一个个提问证明——走过的路,也记录在了脑海里。

“娃娃鱼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水里?”小记者詹旺烨问。“娃娃鱼生活在淡水里,水温一般在10度左右。”讲解员老师回答。

“我嘴里的豆浆为什么感觉很多的残渣?”来自省府路小学万科校区的小记者向锦鹏问。“有可能是研磨不充分、过滤不干净造成的。所以细腻的豆浆可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的。”讲解员老师答。

“狮子鱼有毒,请问它的毒素在哪里?毒性强吗?”就读世纪园小学的小记者张霄扬问。“就在它的触须上。”向锦鹏抢答获肯定。“狮子鱼有一定的毒性,不过不严重,但若是蜇到过敏性皮肤的人群,那就需要就医了。”讲解员老师补充说。

编辑:刘睿

编审:李文雯

签发:何佑中

贵阳小记者

课外活动专家

抖音号:GYXJZ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renyua.com/tgmj/737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