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河滋养了无数神秘生物,其中最令人胆寒的是食人鱼,这种小小的淡水鱼,却有着可怕的嗜血本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啃噬猎物直至只剩骨架。
然而就在同一条河流,还存在着比食人鱼更可怕的巨骨舌鱼,然而,他们可怕的外表下却藏着一颗柔软的心。
巨骨舌鱼:原汁原味的史前幸存者
巨骨舌鱼这个名字并不轻易让人联想到它是一个体形巨大的淡水鱼类。
事实上,它具有超过2米的巨大身躯,最长可达3米,重达千克,这种体型在淡水环境中可谓凶猛无比,仅次于我国境内的几种大型鲟鱼。
这让巨骨舌鱼的祖先在地球上活跃了上亿年,可谓是现存的史前生物。
如今它主要栖息在亚马逊盆地热带雨林中的河流与泻湖中,这片世界上最原始的热带丛林为它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环境。
与其他淡水鱼不同,巨骨舌鱼进食的对象十分广泛,从小鱼、蛇、龟到昆虫应有尽有,它甚至会捕食误入水中的小鳄鱼。
在捕食时,巨骨舌鱼会利用强有力的尾巴作为武器,只一击就能打倒成年人,尾巴的力量足以轻松击碎骨骼造成严重内伤。
由于栖息地气候炎热而河水流速缓慢,巨骨舌鱼进化出了与人类肺相似的肺结构,能够通过吞咽空气在水面呼吸。
在旱季当河水干涸时,它甚至可以钻入河床的泥沙中休眠过度旱季。
正是这种独特的生存能力,使巨骨舌鱼得以在南美洲这样原始的环境中存活至今,成为这个古老大陆上最大的淡水鱼类。
尽管体型巨大,巨骨舌鱼仍保存了它古老的祖先形态,包括蛇形头部、扇形尾鳍以及浑身覆盖的硬鳞等特征,这无疑增加了它作为活化石的珍贵价值。
亚马逊巨鱼“铁皮软骨甲”,菜刀砍不动还当食人鱼点心
与此同时,巨骨舌鱼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们拥有特殊的鱼鳞,不仅坚硬如铁,还具有独特的螺旋结构。
巨骨舌鱼的每一片鱼鳞都非常巨大,有的长达10厘米,是普通淡水鱼鳞片的数十倍。
这些鱼鳞由两层组成,外层富含钙质,硬度堪比陶瓷,内层是柔软的胶原蛋白纤维,具有缓冲撞击的作用,因此,这些鱼鳞为巨骨舌鱼提供了极佳的防御。
有人试图用菜刀砍巨骨舌鱼的鱼鳞,结果发现竟然砍不动,必须用铁锤才能敲碎。
在亚马逊丛林中,巨骨舌鱼犹如移动的铁皮堡垒,拥有接近“无敌”的防御力。
即便是凶猛的食人鱼,也无法咬碎巨骨舌鱼坚硬如铁的鱼鳞,反过来,巨骨舌鱼却以食人鱼为食,像吃点心一样轻松捕食。
尽管披戴“铁皮软骨甲”,巨骨舌鱼还是几乎灭绝,但它独特的生存本领,至今令人惊叹,这种奇特的亚马逊巨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保护。
巨骨舌鱼的防御力之强大,不仅来自它坚硬如铁的鱼鳞,还源于鱼鳞独特的螺旋结构。
科学家通过对巨骨舌鱼鱼鳞的深入研究发现,它们呈现出罕见的胶合板维纳螺旋结构,当遭受外力撕咬时,鱼鳞会自动伸展开来,抵消掉外力的攻击。
正是这种精妙的结构,使巨骨舌鱼的鱼鳞既具备钢铁般的硬度,又有柔软缓冲的弹性。
尽管巨骨舌鱼凶猛强大,却也有极其温顺的一面,它们性格温和,非常喜欢“凑热闹”,当亚马逊河边有人类活动时,巨骨舌鱼就会主动游过来观望。
有观察记录显示,几个孩子在河边玩耍的声音就能吸引巨骨舌鱼的注意,让它们探出头来观看。
野生巨骨舌鱼数量急剧下降
要知道,巨骨舌鱼这种生存在亚马逊河流域的古老物种,曾经数量十分丰富,亚马逊河中曾经有几千万条巨骨舌鱼生存。
作为这片雨林的古老居民,巨骨舌鱼经历了地质历史的沧桑巨变,依然屹立不倒,这主要得益于它在食物链顶端的地位。
作为淡水界的霸主,巨骨舌鱼几乎没有任何天敌,即使面对凶猛的黑凯门鳄鱼,巨骨舌鱼也有力的钳口与厚实的鱼鳞来进行抵抗。
正因如此,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巨骨舌鱼也逐渐丧失了戒备的本能,它那满腹的好奇心,成为了这种大型动物最为致命的弱点。
于是,巨骨舌鱼被人们称为水中“傻狍子”,它们一听到水面有动静,就会探出头去观察,这成为巨骨舌鱼败给人类棒槌的重要原因。
当欧洲殖民者最初抵达亚马逊丛林时,这些水下巨兽对他们展现出了十足的兴趣。
面对突然出现的异族,巨骨舌鱼不会警惕逃跑,反而主动游近,用圆滚滚的眼睛好奇的打量着这些外来访客。
殖民者很快意识到,利用这种过于天真的生物来获取食物,是多么容易。
不仅如此,殖民者还发现让巨骨舌鱼上钩毫不费力,只需在河面拍打一些水花,这些大块头就会不假思索的游了过来。
一旦被引诱到岸边浅水区,巨骨舌鱼就更加手无缚鸡之力,任人宰割。
人类利用巨骨舌鱼的这一弱点,在岸边或小船上埋伏,待其靠近后猛击其头部,一击力道足够的棒槌可以直接将巨骨舌鱼打死。
即使未致死,也会使巨骨舌鱼眩晕,任人宰割,一名熟练的渔民就能利用这一方法,单枪匹马捕获满载一条小船的巨骨舌鱼。
随后,有关巨骨舌鱼美味肉质的消息也迅速传开,由于它们身躯魁梧且肉质鲜美,深受当地人喜爱,在此期间,它们市场价格不菲,导致它成为了捕猎的重要目标。
为了捕获这些大型动物,亚马逊人也发明了各种独特的捕猎方式,他们会在河道中设置木棍陷阱,当巨骨舌鱼游近时用力敲打它的头部将其击昏。
也有人利用巨骨舌鱼必须定期浮出水面呼吸的习性,在它露面时用鱼叉将它们刺中。
此外,为了获取更多鱼饵,当地渔民还会在巨骨舌鱼的产卵期专门捕捉产卵母鱼。
随着殖民经济的发展,对巨骨舌鱼的捕猎量也日渐增加,到上个世纪,亚马逊盆地的单一港口就曾年产巨骨舌鱼1吨。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过度捕捞导致巨骨舌鱼数量急剧下降,这时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正持续开发巨骨舌鱼的经济价值。
后来,巨骨舌鱼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甚至巴西通过立法,禁止在指定区域外商业捕捞巨骨舌鱼。
在此期间,巨骨舌鱼数量大幅度减少的情况有所改变,但禁止商业捕捞的条令,也让市场上的巨骨舌鱼越来越少,价格迎来再次上涨。
于是,最近几十年来,暴利驱使下的偷猎行为也日益严重,巨骨舌鱼独特的外形也让它成为了高价观赏鱼。
仅仅一条20公分的小巨骨舌鱼,就能卖到人民币以上,这给野生种群带来了新的打击。
如今全球野生巨骨舌鱼估计仅剩5-10万尾,为保护野生资源,一些国家开始人工养殖巨骨舌鱼,但目前野生种群数量仍在持续下滑。
专家估计,如今整个亚马逊地区的野生巨骨舌鱼数量,可能不足过去的10万条。
正是人类对巨骨舌鱼长期的过度利用与捕猎,导致这种古老的生物正步向灭绝的边缘。
我们有必要采取措施保护巨骨舌鱼免于绝种,让这一独特生物的种群得以恢复。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renyua.com/tgwh/12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