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研究大功率LED时,必不可少的就是研究散热。随着温度的升高,LED的寿命下降非常厉害,如果超过℃,会直接将LED烧坏,所以研究LED散热问题,是刻不容缓的大问题。
●
大功率LED散热机理
1LED的热量传递
热量传递过程:LED的热源来自于PN结,热量从PN结散发到外延层,再到封装基板、外壳,最后才是空气。热传播方式可分为3种:
传导:热量在芯片的热源处向外传递的过程,称其为热传导,从微观角度,气体、液体、金属、半导体、绝缘体,其导热机理是截然不同的。金属的导热性比较好,是因为金属的内部的分子,原子和电子等发生热运动,将热量从高温区传导到低温区。气体导热是跟分子运动有关,气体分子通过不规则的热运动传递热量,绝缘体的放热方式是晶格振动。从材质上看,LED是半导体材料制成,介于绝缘体和金属之间,所以LED既可以通过载流子导热,也可以通过晶格震动导热。但是通过对比两种导热方式的导热率,很显然晶格导热占主要位置,所以应采用高热导的材料。
对流:如果在热量传递过程中,流体本身发生了相对位移,称这种导热方式为对流导热。一般依靠气体流动或是水冷散热,但是LED的芯片是密封在灯管中,灯管里的空气有限,不可能实现空气对流。
辐射:如果物体的热量需要通过电磁波的来传递,称这种热传递的过程为热辐射,这种电磁波的波长在可见光范围之外,以红外为主。可以通过史蒂芬波尔兹曼热发明的辐射定律计算出所发出的辐射能。
2热阻
热阻,顾名思义就是热量经过物体是所受的阻力。热阻的是由材质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类似电阻,热阻与流经材料的横截面成反比,和导热系数成正比。可以采用和电阻类似的方法计算出热阻。
●●
LED的芯片结构
LED的芯片结构对LED散热有很大的影响,比如采用倒装的芯片结构,将基板直接封装在热沉上,可以加快LED的散热。因此,分析LED芯片结构对散热的影响,对研究LED散热问题很有意义。
1正装芯片结构
正装芯片结构是最早出现的封装结构,在小功率的芯片的中广泛使用。该结构,电极在上方,从上至下材料为:P-GaN,发光层,N-GaN,衬底。目前市面上多用Ⅲ族氮化物作为蓝宝石的衬底,而蓝宝石衬底具有绝缘的特性,故而一般都采用正装结构。
正装结构的LED光源从P型GaN射出。该结构简单,制作工艺相对成熟。正装结构的发光源和电极在同一侧,电极的也会挤占发光面积从而影响发光效率。正装结构采用蓝宝石衬底,而蓝宝石导热性比较差,会阻碍热量的传递,而且正装结构通常会有一层环氧树脂,环氧树脂的导热能力比较差,热量只能通过引脚传导散热片上,远远达不到散热的效果,导致环氧树脂迅速老化,影响LED的寿命。
2倒装芯片结构
相比于正装结构,为了避免因电极挤占发光面的问题,研发了倒装芯片结构。这种结构将LED的结构倒焊,使芯片发出的光直接从电极的另一面出去。
倒装结构以飞利浦为主,中国大陆和台湾也在研发这种芯片。目前倒装结构分为两种,一种是在蓝宝石的基础上倒装,保留蓝宝石的衬底,对电流密度的提升的并不明显,但是对散热来说,有了不小的提高。另一种是直接不要衬底材料,可以提升电流密度。
倒装技术在传统IC行业中已经被广泛应用且比较成熟,但在LED领域上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技术概念,像芯片尺寸封装(CSP)即无封装制程技术,晶片级芯片尺寸封装等等,全部采用倒装芯片技术,其优点是生产效率高、器件成本低和可靠性高。
年,市场上出现了可以直接贴装的倒装LED芯片,简化了倒装工艺,直到现在已经出现了无封装制程技术,在制造过程中完成荧光粉的涂抹,直接在PCB上贴片完成,可以直接作为光源使用,使LED体积更小,减少了散热面,进一步降低了热阻。
3垂直芯片结构
垂直结构LED放弃传统的蓝宝石衬底,转而使用(Si、Ge以及Cu等)高导热率的材料为衬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LED的散热效率。采用垂直结构的LED,其N极和P极的两个电极在外延层两侧。
不同于正装电极两端横向电流流动,垂直结构的拥有图形化的N电极,基本上可以让电流垂直流过LED的外延层,几乎没有横向电流存在,降低了结温。而且垂直结构也解决了P电极挤占发光面的问题,提升了发光面积,也就提升了发光效率。
虽然垂直结构的芯片有诸多的优点,导热性好,衬底也比蓝宝石衬底便宜许多,发光面积和光效也比较高,但事实上在市场上却很少有垂直结构的产品。
垂直结构的制造工艺比较复杂,不管是使用硅衬底还是金属衬底,良率始终不高,很难达到60%以上。随着技术的发展,对垂直结构研发脚步从未停歇,其高性价比和高光效依然具有很大优势,符合LED市场的走向,相信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主流结构。
●●●
LED芯片封装结构
LED的封装类型多种多样,按发出的光色有蓝色,红色,绿色,白色等等,按是否添有散射剂和颜色分为有色透明、无色透明、有色散射和无色散色四种类型。有根据封装形状的圆筒、侧向管等等。一般市面上的都是将多个管芯组装在一起,形成线光源或是面光源,而单个管芯则作为状态指示灯或是信号灯使用。
一般所见到的LED灯具,大多是多个管芯的组合而成,在封装中,采用不同成分的环氧树脂所发出的光也不同。不同的封装结构使用的场景和功能也会有所不同。要提高LED的散热,首先就是要优化LED的封装结构和材料,封装结构以低热阻为主。所以在材质选择上要使用低热阻的热沉和基板,但并非热阻越低越好,需要考虑到LED内部各种材料之间的配合,让PN结的温度可以有序的从内到外散发出去,根据LED发光原理和散热途径的分析,可以采用倒装的芯片结构,增大芯片的面积。并可以适当采用水冷等方式加快散热。在实际运用中,PCB线路板作为热传递途径中重要的一环,其导热性也非常重要。
1PCB线路板的选择
为了提高大功率LED的散热,LED芯片一般是直接焊在线路板上的,LED的主要散热方向是向下散热,所以采用面积较大的敷铜层作散热面,将PCB敷铜层和和散热面焊在一起,可以比较好的提高散热效率。大功率LED主要的散热路径是从产生温度的PN结开始,经过管芯,散热垫到敷铜层,但很多时候会采用双层的敷铜层。
2LED的引脚式封装
LED早期的封装模式采用的就是引脚式封装,多应用于小功率的封装,它用引线架当作封装外形的引脚。这种封装技术进过多年的发展,技术比较成熟,市场的品种也多种多样,而且不断在改进当中,特别是封装结构和反射层方面。引脚式封装的结构比较简单,运用比较广泛,缺点是封装热阻比较大,寿命相对不是很高。
3LED的表面贴装封装
表面贴装封装的LED,采用将封装好的元器件直接贴焊到PCB表面,提高散热效率。首先将芯片的引脚焊接到焊盘上,然后将整个芯片直接贴装到PCB表面,通过波峰焊或是回流焊,使芯片和电路之间连接起来。表面贴装封装是没有引线的,相比传统的引脚式封装,采用表面贴装方式的LED体积小,光线的角度大,均匀性比较好,可以发出各种颜色的光。
4LED的功率型封装
为解决散热和光效不高的问题。功率性封装技术,就此诞生。目前LED功率型封装有5种形式:
①功率型SMD封装,即功率型表面贴装封装
②铝基板(MCPCB)封装
③大尺寸环氧树脂封装
④仿食人鱼式环氧封装
⑤飞利浦的Luxeon系列封装。
功率型LED的热特性对LED的工作温度、发光效率、发光波长、使用寿命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功率型LED芯片的封装设计、制造技术更显得尤为重要。
●●●●
LED封装材料
1基板散热的选择
陶瓷散热基板即以陶瓷材料制成的特殊工艺板。这种基板具有良好的电绝缘、高散热,低热阻、寿命长等性能。广泛被应用于LED领域,目前大功率的LED基本上都使用陶瓷基板。目前市场的陶瓷基板根据膜厚可以分为两种,即厚膜陶瓷散热基板和薄膜陶瓷散热基板。
2环氧树脂的选择
目前市场上多采用导电硅胶和银浆作为粘结材料。用环氧树脂和有机硅胶组成的导热硅胶是无毒、无腐蚀、无污染的环保硅胶,具有很强的粘结强度,固化速度快,能够在-60℃~℃之间工作,导热性能也比较好。导电银浆是环氧树脂和银粉的复合物,一般含银量在60%~70%之间。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能力。缺点是会吸收光,导致LED光效下降。
3衬底的选择
LED芯片制造过程中,衬底极为重要。外延的生长需要根据不同的衬底材料选用不同的工艺,在芯片加工制程,封装工艺制程,衬底都有决定性的作用,简而言之,LED照明的技术的核心就衬底。目前市面上有三种衬底材料:蓝宝石(Al?O?)、硅(Si)、碳化硅(SiC)。
4电极层
选取电极材料,应该充分考虑到和氧化铝陶瓷的结合问题。因为,氧化铝陶瓷的性质比较稳定,热膨胀系数只有7.2×10-6m/m·K,而金属的膨胀系数远远高于这个值。目前,焊线都采用无铅焊接的方式,所以要求电极材料有比较好的可焊接性。金属材料尽可能的容易得到,对环境没有污染,价格比较低廉,具有良好的导电率和延展性,方便做成不同的样式。
●●●●●
结语
总之,大功率LED以其优良的特性在照明市场有很大的潜力,若能改善大功率LED的散热问题,可以推动大功率LED的量产化,打破美日国家技术封锁,实现我国大功率LED的自主化,产业化的发展目标。
■来源/《机电工程学刊》
相关阅读
如何解决LED电源设计中的EMC/EMI难题?
按照LM-80标准如何准确计算LED使用寿命?
解决灯具色差问题,这个办法值得一试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renyua.com/tgzz/5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