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预约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9192457.html是这么一群人,温暖了一座城!
这些最美瓯海人物,在冷空气强势来袭的时候,温暖我们。(排名不分先后)
1
周跃南
周跃南今年58岁,26岁那年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如今是瓯海公安分局一名民警。但他更喜欢别人叫他“老兵”,因为他心里有一个老兵的承诺:那年,他与战友共赴边境作战,许下生死之约,“谁倒下了,其他人就赡养其父母!”
无情的战火让约定成了现实。年2月11日,战友陈云生英勇为国捐躯。当年冬天,周跃南退伍回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约上2位战友到陈云生家践行承诺。这段特殊的母子情至今已经延续31年。对这从未断过的“亲情”,周跃南说:“我坚守的不只是一个承诺,也是我的心。”
2
吴国彪
吴国彪,是贵州岑巩县人,年出生,却已经在温州务工了6年。前天(9月16日)下午,瓯海郭溪曹埭村一名5岁男孩意外落水,水性不好的他看到后毫不犹豫下水救人,最终孩子获救,他却被急流冲走,不幸遇难。
吴国彪的室友余先生说,吴国彪平时很节省。因为要给家里寄钱,他还将每天计件的收入记在了本子上,想在中秋过后凑够钱给家里汇过去,他的银行卡、身份证、钱包都藏在床头,每天要做的事、未来要完成的“心愿”都记在了一本“记事本”里。记者在他的床下,找到一桶满满的杨梅酒。余先生说,这是吴国彪准备过年带回家给父亲喝的,他从不舍得喝一口。
3
王学钊
他年出生于茶山,世代务农持家。他中学毕业即参加农业生产,一生坎坷却寄情书画,几十年如一日执着于书画创作。
目前创作结集的著作有《茶山农王学钊书画集》、 《泉山砚语》、《梅泉随话》、 《画梅新悟》、 《香山杂语》、 《贾氏艺文·泉村集》 (与人合作)、 《大罗山志》 (参与编写)等。年1月,王学钊先生向区博物馆捐赠一批书画作品,包括山水、人物、花鸟、对联、白描、水墨、扇面、手稿等近件,直接丰富了区博物馆的藏品数量。
4
计娟兰
她担任茶山三小英语教师兼工会主席。年7月母亲中风偏瘫后,她每天起早摸黑给母亲擦洗、换药、喂饭,照顾母亲衣食起居,牺牲青春年华陪护21个春秋。前年底母亲离世后,又摊上97岁高龄的祖母身体不好,她每天给祖母熬粥喂饭、找偏方泡脚擦身子,陪祖母度过了幸福的晚年。婆婆、丈夫住院期间,她从未嫌弃埋怨过,照顾得无微不至。
她的故事曾被录入温州当代孝故事,网友称赞她是名副其实的“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年2月,被评为温州市首届“最美女儿”;年入选“浙江好人”。
5
姜列娜
她是我区唯一的派出所女教导员,现担任区公安分局南白象派出所教导员。她打造派出所“亲民文化”的事迹被省、市、区各大媒体广泛报道。她爱岗敬业、敢想敢为,建立3大特色警务室,成立我区首支女子治安志愿者队伍,实现亲民爱民服务“零距离”。在她的带领下,南白象派出所荣获浙江省“温暖警营”荣誉称号,荣立集体三等功。
她和所有基层男民警一样参加24小时值班,参加巡逻、设卡、执勤、办案,从警18年,她年平均加班多个小时。面对罪犯她嫉恶如仇,而群众赞她是“暖心警察”。年9月入选“浙江好人”。
6
黄品松
他担任丽岙街道侨联主席、为侨工作十多年来,没有分文工资,还为侨联自掏腰包;在家乡公益事业和新农村建设事业中,率先捐资总计金额达到多万元人民币。他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凝聚侨心,激发海外侨胞们的爱国与为家乡作贡献的热情,为家乡建设引资约万元人民币。
年5月30日,丽岙街道杨宅村青年徐荣海突发白血病需要救治的时候,黄品松主动加入捐款行列,立即用电话与在法国的陈时达、金国云先生联系。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短短两天就捐集万元人民币,为白血病患者的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7
周荣光
现年80岁的他,16岁开始与泽雅结缘。从年开始,他自筹万元,耗时5年,凭借对泽雅的感情和纸农文化的了解,撰写了《泽雅·纸农乡味》,为“泽雅纸农菜”立帮正名,摇旗呐喊。在这5年时间里,周荣光搜集了0余种纸山菜品,上百种炊具,还有各种饮食风俗。他几乎吃遍泽雅山里所有的农家乐,还到曾经同属“纸山”的瑞安湖岭、青田油竹等地进行菜系考证。
《泽雅·纸农乡味》义卖所得将作为泽雅“纸农菜”文化发展基金会的起始资金,用于资助、奖励、开发、传承“纸农菜”。
8
张仲雷
他是郭溪街道浦北仙庄村人,早在年就远赴山东淄博经营标准件生意,经近20年的打拼,生意规模逐步壮大、稳定。20年来,每逢听到家乡的需要,不管是修路还是造桥,都少不了张仲雷慷慨捐资的身影。
年,他为家乡郭溪街道“五水共治”项目捐款20万元,成为当时全省捐资最多的个体户,并担任仙庄河“河长”。在他的影响下,仙庄村村民自发筹资余万元,今年11月建成80米的沿河文化长廊(其中他再次捐资10万元)。
9
黄卫
他是区慈善义工医疗服务站发起人之一、区慈善医疗义工队总后勤。今年88岁的他,早年参加浙南游击纵队,随部队参与解放洞头的战斗,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死里逃生。十年前身患直肠癌,被医生判过“死刑”,最终凭着乐观积极的心态战胜病魔。
从年开始,黄卫担任区慈善医疗义工队的总后勤,不计报酬,无私奉献,负责药品采购、整理和打扫卫生等琐事;以耄耋之年热心于医疗义工服务,他义工服务时间累计近小时,是区慈善总会有记录义工服务时间最多的人。年荣获浙江省优秀义工奖。
10
伍建达
自年以来,伍建达已经无偿献血41次,其中全血13次、机采血小板28次,被誉为瓯海“献血大王”。
入围年6月浙江好人,年10月7日浙江“好人日历”。因在无偿献血方面的突出表现,他获得了年-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年-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浙江省人民政府无偿献血之江杯奖。至年全国无偿献血奖银奖。献血对他来说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从第一次的偶然到如今热衷献血,他用自己的爱心和热血,挽救了一个个垂危的生命。
11
赵阵江
他是河南省太康县人,在娄桥街道社叶村经营电脑绣花加工场生意。今年1月23日早晨,娄桥街道社叶村河边一辆面包车不慎落水,37岁的赵阵江奋勇下水救人,挽救了车内女司机生命,一时间在当地传为美谈。
经《温州日报》、《温州晚报》等新闻媒体报道,该起见义勇为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区综治办、区公安分局经调查、核实,根据《瓯海区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实施办法》规定,授予赵阵江见义勇为荣誉称号。
12
管洪光
他是浙江红光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温州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区第六、七、八届人大代表。作为大罗山孝德文化践行者,他深受父亲孝德行为的感染,一直默默为发扬先祖们的孝德文化精神而努力着。
多年来,他热心慈善公益事业,捐款捐物,扶贫济困,家乡修桥、铺路总能看见他的身影。他出资出力组织村民对“文革”期间被毁的清朝道光年间的节孝牌坊进行重新恢复。今年他发动筹资50万元,个人出资5万元,一心扑在老人乐园建设上,准备打造瓯海孝德基地。
更多精彩
◆市民注意,瓯海公安出六招护航“大拆大整”!招招都和你的居住安全有关……
◆瓯海市民注意!接下来半个月,有人会打你电话或上门问这件事……答案就在这里!
◆聚焦!看瓯海蜀黍如何演绎半年度精彩大片……
◆重磅|最高奖20万,瓯海公安邀您写“鸡毛信”!随手一拍反映线索,海量红包直汇入账……
◆温州人注意!瓯海警方“寄递哥”全市推广,今后温州快递这样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renyua.com/tgzz/8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