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鱼

ldquo第一打工人rdquo与


最近有个电视剧挺火,叫作《斛珠夫人》。

演员董璇扮演的“美人鱼”造型,美艳动人,也结结实实地出了一把圈。

从古至今,人类对这群生活在海洋里神秘精怪的畅想,就没有停止过。

往前一百多年,安徒生《海的女儿》出版,而今成为了全世界孩童的睡前故事。

再说近几年,周星驰《美人鱼》票房狂揽33.92亿,成了第一部票房过三十亿的国产片。

海洋,赋予了这种特殊生物以特殊的标签:神秘、美好、自由……

聊到这,文脉君想起了一个人。

他是扬州人,曾经辗转南京、楚州、商州等多地“打工”,换了几任老板,风光过,也黯淡过。

可职场哪这么好混!虽然他兢兢业业,性格又好,“性简淡寡欲,质直无矫饰”,但是还是落得了个晚景凄凉。

因为没有子嗣,下了葬,坟还让人给刨了,用作耕地。住附近的街坊说:“我犹及见其遗齿发也。”

就是这么一个人,在诸事不顺的时候,尤爱仰望星空。

他畅想,在遥远的海上,有一群自由自在的鱼人,他们不用终日奔波,不考虑柴米油盐。

他们和自己一样,性情耿直、追求简单,不用理会工作中的勾心斗角,也不用担心有人加害自己。

那片碧海蓝天,就是他心中的乌托邦。

徐铉

他就是徐铉。

《江苏地方文化史·扬州卷》说他“长于文翰,文思敏捷,风格遒劲,是五代宋初的骈文大家”。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他“沿俗燕许”,诗风跟白居易很相近,开宋人学问为诗之门径。

后人还把他跟韩熙载并称“韩徐”,对了,就是那个夜宴图里的韩熙载。

他与人鱼的故事,我们从头说。

(一)缘起

徐铉的老家,离海不远,因为他们家先人都是东海的郯人。

传到他这一辈,全家就来到了扬州广陵一带。徐铉说:“少长在维扬,依然认故乡。”

所以,不论是写文章,还是签字,他总是自称“东海徐铉”。

海边的奇闻轶事可太多了。翻开《山海经》,全是海中精怪的传说。关于人鱼的记述,更是多得不行。

《海内北经》就说“陵鱼人面手足鱼身,在海中。”

后来清代的郝懿行还专门标注,就说往高丽去的路上,沙滩上见过一个女孩,人头鱼身,手肘后面还长着红毛,极其艳丽。

《北山经》也说了,“其中多人鱼,四足,其音如婴儿,食之无痴。”

说有时候一发大水,“决决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人鱼就该出来了。这些人鱼一叫,跟小孩哭似的。

《大荒西经》也有,“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

这个“鱼妇”可太神奇了,死后还可以复活,跳脱生死之界,游弋生死之间。后世墓葬经常把她刻进纹饰,寄托永生的愿望。

出生在五代时期,“好神怪”的徐铉,一定也听过这些传说,广袤的大海,神秘的人鱼,让他神往不已。

(二)抉择

乍离东海郡,又上北溟船。

乡关千里隔,身世一帆悬。

现实生活,可不像山海经构筑的奇幻世界,不止有光怪陆离,还会有人情事理。

起初,徐铉在南唐打工,老板是有名的南唐后主李煜。

彼时,出了一位狠角色叫赵匡胤,南征北战,到处搞“兼并”。

眼看自己的“南唐集团”就要不保,李煜慌了神,忙派徐铉去谈判。

毕竟求饶去的,“打工人”徐铉姿态很低:我们老板对您老,就跟对自己亲爹似的,您又何苦打我们呢?

“煜事陛下,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

赵匡胤哈哈大笑,而后目露凶光:既然把我当亲爹,干啥还分家过呢!

“汝以为父子分两家,可乎?”

徐铉都窝囊死了,为了自己的好老板,忍着吧。过阵子,他又找赵匡胤说:“李煜因病未任朝谒,非敢拒诏也,乞缓兵以全一邦之命。”

目击者说,徐铉这次真的卖力气,据理力争,声泪俱下,缠得人家没法没法的。

赵匡胤也不是吃素的,一把就把身边的剑拔起来了:你再啰嗦一句试试?

他还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名人名言:“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

徐铉不敢再说了。打工嘛,再把命丢了不值当的。

再说了,给谁打工不是打呀。赵老板,以后就跟你发财了。

“新老板”赵匡胤

(三)背叛

由于前老板实力不行,于是徐铉跟着前老板一起进了赵匡胤的“大宋集团”。

没想到,换了家公司,工作压力更大了。刚入职没多久,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就到了老板的弟弟赵光义手里。

但是,这位新老板信不过徐铉,毕竟是竞争对手的得力干将。这样吧,找个机会试探试探他。

这一天,赵光义派徐铉去看看老东家李煜,聊聊近况,看看他心理有没有什么波动。

前老板与员工一见面,抱着就哭。李煜好几回差点哭缺氧:我后悔啊,当初为什么要杀潘祐、李平啊!

徐铉面上还在哭,心里可急坏了:您可快别说了,说得多错得多,外面一堆人想杀你呢。

李煜

果不其然,出来后,赵光义就问他,这个李煜说什么了。

“打工人”徐铉被卷入了新的抉择。情理上,自己应该保护旧主,但他要有意隐瞒,新老板正好把他们连锅端了。

这可要了命了!徐铉只能唯唯诺诺,把听到的话一五一十说出来。

“这可太好了,来人,下药!”赵光义立马安排了“牵机药”把李煜毒死。

赵光义

徐铉别提多内疚了,不管怎么说,李煜的死都跟自己相关,他觉得自己是个“背叛者”,背叛了前老板,也背叛了自己的信仰。

更难混的是,周围的同事开始攻击他。那会儿,还有个庐州女和尚告他状,告他生活作风有问题,说他“奸私下吏”。

虽然这个事儿后来被证明是诬告,但他也被贬到大西北当行军司马。

大西北冷啊,那个年代没有暖气、没有空调,徐铉当时都七十多了,哪经得住这么折腾。

(四)稽神

混口饭吃不容易,徐铉经常想起自己听过的那些故事。

在遥远的汪洋中,有无数的珍奇异兽,数不清的人鱼无忧无虑,不必为三餐发愁,不必为社交而焦虑。

他那阵子还真的认识了一个不错的哥们,叫蒯亮。

蒯亮别的本事没有,就是会吹牛,能白话,什么事情到他嘴里,就吹得神乎其神,是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这可好了,本来徐铉就喜欢志怪的东西,这俩人凑到一起,什么神啊、鬼啊、妖啊、狐啊,就没完了。

徐铉也是有心人,他把这些故事都收集起来,编成一本书,取名《稽神录》。

四库本《稽神录》共有六卷。

有一卷多叙梦异,间杂着神灵因果;有一卷讲的是物异;有一卷讲的是修仙修道;还有一卷讲的是鬼异……

徐铉还专门用了大量的篇幅,写了不少发生在水生生物身上的种种怪事。鱼人,是他重要的题材。

他写过溧水五坛村,有一位姓史的女人,生下一条鱼孩,游入太湖。女人死后,每年寒食节,鱼孩都会到墓前祭奠。

他还写过池州有户人家,烹鱼时听到有人呼救,全家人惊慌失措,原来是锅中鱼类所为。

他写过,东州静海军姚氏,每天出海捕鱼。这一天收获很少,他还在忧虑,突然网捞到了一只黑色的怪物,人称“海人”。

姚氏一时心善,放了海人,海人为报恩,第二天,让他大丰收,捕到了平时几倍的量……

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徐铉笔下的“鱼人”千奇百怪,但大都有共同的特质:

自由自在,为人善良,知恩图报,没有阴谋诡计,没有勾心斗角。

他们生活在一望无垠的水泽中,进一步汪洋一片,退一步海阔天空。

这可能是身处逼仄现实中,还要苦苦求存的徐铉心中,最美好的生活了吧。

(五)流离

这个梦还没有做完,徐铉就该醒了。

七十多岁的高龄,辗转苦寒之地,没多久,老先生身体就熬不住了。

这天起床,他穿戴整齐,拿起笔刷刷点点。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行字是——

“道者,天地之母。”

写毕,他就咽气了。

就是这么一位老人,他的离去并没有造成什么风波,门人先是把他遗骸护送至汴梁,而后又将他葬在南昌西山。

他静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连同生前经历的风云激荡,波谲云诡,一起深埋地下。

直到百年后,一位叫张商英的后辈来到这里,举目四顾,他发现,此处早已变了一副样子。

找了好半天,住在附近的老大爷指向一边的耕地:“此冈是也。”

一代文豪,身后事竟如此凄凉,令人唏嘘不已!“惆怅离怀向何许,鄱阳湖上叶飞时。”

有理由相信,这么一个人,即使身死、即使殒命,他的灵魂也会飞跃山川,抵达心中的泽国。

在遥远的地方,有一群自由自在的鱼人,他们不用奔波劳碌,不用终日乾乾。

天空海阔,那是他的乌托邦。

现代快报+记者王子扬郑文静

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办公室和现代快报联合推出“江苏文脉”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renyua.com/tgzz/931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