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鱼

深入灌河腹地


众所周知,凡是自然河的腹地往往风光迤逦且变化莫测,如长江三峡、黄河壶口等。我曾看过深入南美洲亚马逊河雨林腹地的记录片,妈呀!那神秘与恐怖至今我不敢看第二遍,单是食人鱼和缠绕在水柳上的各种水蛇,就令人毛骨悚然,别的精灵古怪我都害怕回忆了......

我们苏北大地也有一条自然河,她的名字叫灌河,又叫大潮河。她从远古走来,与大海共呼吸,潮起汐落,生生不息;她养育了两岸世世代代的人民,因此她是我们苏北的母亲河;在航运上号称苏北的黄浦江,也许你觉得这条河不可与世界大河同日而语,但她的历史同样不可小觑。

而进入灌河腹地就像进入小家碧玉的闺房,让你感到既温馨又舒适。

鸟瞰灌河,她就像写在大地上一个巨大的“s”,而整个灌河腹地就像一条八带鱼,除了头都是尾巴。

小时候,站在灌河岸边望着河水滔滔东西,不知她为何如此忙碌?遐想着有朝一日,踏着浪头一看究竟。终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实现了愿望:我有幸被县中学拔尖录取,那时灌河上没有大桥,到灌南县城读书有两条路可走,但都绕不过灌河。一条是从响水对岸过河到响水乘公共汽车,一条是从水路乘小火轮船顺流而上。总之,到达灌南都要一天时间。由于我们处于灌南的东北半岛,因此我们几个同学往往坐小火轮船前往学校。那时也就十四五岁,几乎没出过外。第一次坐火轮船既新鲜又害怕,特别是坐在船舱里莫名的恐惧。船老大将我们乘客像赶牲口一样赶入船舱后,又用一把带铁链的大锁将舱门牢牢锁定,而我们进入的船舱明显知道人在水肚里,浪头超过舷窗,河上的风景什么也看不到,只听到船的机械轰鸣声和哗哗的流水声。心一直提到嗓门眼上:总在担心如果船舱漏水了或者翻船了,我们都在水下被关着,逃生希望一点都没有......所以说,虽然早就顺水漂流过,但灌河整体面貌长什么样子一点也不知道,更别说沿岸风光了,多年来一直不敢随便坐轮船。

这回有机会跟随灌南文联水路采风行团队出行,在这霜林醉染的金色季节里深入灌河腹地,零距离感受“汉韵海西,水秀惠泽”的水文化,也算是夙愿以偿!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入灌河腹地,不知泽国河网、海西水秀、灌河传奇!

十月二十三日早晨,我们为赶潮汛过闸,各位文友风尘仆仆从不同方地方汇聚到江苏省灌南县航道管理站执法艇基地,在8点半一同登上执法艇,赶在9点之前越过灌河水闸,一览灌河风光,领略水乡泽国的风土人情。

在交通服务中心王主任的引导下,我们从民生桥西南侧港口,登上快艇,穿上安全衣,解缆起航,穿过民生桥,沿盐河北行。这条盐河自初唐以来,便是淮北盐运通道和漕运古河道,亦属运河水系,清乾隆下江南曾从这条河登上张店古镇,古今航运繁荣,现在仍不时有商船擦身而过。

我们的船向前行,船头激起阵阵飞溅的浪花,船尾翻卷着汹涌的波涛,似有巨蟒在水里翻滚。难得天时地利好风光,走出城市的囹圄,漂流在家乡的河流上,就像躺在母亲的怀抱,真正体会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韵味,顿时觉得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这时船老大王主任把我们引进了船舱小息,我们才觉得乘坐的执法艇就是和其他的船不一样,不但外观美丽俊秀,船舱更是整洁舒适。靠船墙一溜摆放着新颖的沙发,一侧高挂的彩色电视屏,正在播放灌河航运记录片。这里属于一标准的小型会议室,据说县委领导曾在此船舱里开过会,制定打造盐河水文化的决策。

看了记录片,我们才知道海西故国真是水乡泽国。单是能常年通航的河道就有12条,航道里程.54公里,其中盐河、灌河为省干线航道共57.56公里;北六塘河、柴米河、老六塘、南六塘、一帆河、义泽河6条航道为连云港市干线航道,里程88.58公里,其他支线航道4条计28.4公里。还有我没听过的很美的河流名字,什么龙沟河、柴南河、公兴河、唐响河等。你说一小县城有如此这么多的河流纵横其中,可称得上河网密布、水乡泽国了!

灌河水系不但多和密,而且秀和美!

我们站立船的甲板上,看金秋十月,天高云淡;赏秋桂送爽,菊黄蟹肥;嗅稻谷飘香,神清气朗;观两岸一派欣幸向荣的景象,确有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细看一河碧波,游鱼清晰可见,岸边垂柳依依、蒹葭苍苍,可见水质优良。我们灌南的硕项湖饮用水源都与这些河流相连,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灌南人民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灌河的水系。这时河面逐渐宽广,有渔民把船停在靠接近河中间的地方捕鱼。我们经过时,渔民正拉起丝网捞鱼,显得悠然自得。

不一会,便到了五龙口。大自然的鬼斧神功令人叹为观止:南盐河、北盐河、武障河、南六塘河、老六塘河等五条河流在此交汇,形成五龙聚首的壮美奇观。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二郎神遗迹公园坐落于五龙口东侧,二郎神和孙悟空大战灌江口的故事世人熟知,二郎神杨戬劈山救母的孝心更是惊天地、泣鬼神,二郎神遗迹公园主要是打造我们海西的“孝”文化。

东行三四里地,便为闸口。此处为上下游连接段,水位落差通过闸口进行调节,上游或下游水位等高时船只即可通行。这里我一直有点不理解:船闸是用来调节水位落差的,一般有两道闸组成,而我们所过的闸只有一道闸;以往我见过的闸是提吊式的,闸门很窄,只够船身通过;如今闸门是推拉式的在河里左右移动,而且很宽,可见河底有轨道,这要多大的力量才能推拉闸门?又要多大的力量才能挡住河水落差的冲击?只能佩服现代化高科技了。

不知不觉间,河面变宽,灌河在此分为西南西北两条河,西南在我们身后称之为武障河,西北称为条河。此处统称为三岔河,这三岔河非同寻常,名声不小,是灌河上的重要去处,不仅是水路要道,灌河特色水产“四鲜”之一的“虾子”仅处生长,其它地方没有。

放眼东望,灌河的主河道显得烟波浩渺、苍苍茫茫。传说灌河就是神仙王彦章为救我们这方百姓于水患,用铁篙撑铁船在大地航行泥土纷飞后留下了泄洪的河道,你爱信不信!你看涨潮时潮水排山倒海,浩浩荡荡,潮与岸平;退潮时潮水万马奔腾,摧枯拉朽,一落千丈!如此变化只在旦夕之间,这样的河流你见过几条?难道不是上天眷顾我们这一方土地,我们才拥有这条神河吗!

如果我们的继续东行,就会到达长茂头庄潮河湾。灌河在此昂首北转,形成一具大的“之”字,。年草莽英雄金玉山利用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潮汛的特点伏击日军的汽艇,时常劫掠驻响水日军过往的军火,打响了灌河流域抗日的枪声,以致日军恨得咬牙切齿,最后联合驻新安镇日军和驻响水伪军徐继泰部,三方包围剿灭,金玉山因身负重伤被捕,但他宁死不屈,头悬响水口黑大桥,书写了中国人民抗日的悲壮史诗......

其实,这里才是真正的“潮河湾”,可惜我们没有把握住,被灌云扬集用淤塞的一湾河段打造了风景区“潮河湾”,现在成了旅游胜地。

潮河湾向南就到了“龙王庙”。灌河至此河段却是南北走向,此处就是龙王故里,现在三口镇潘老庄境内。解放前,这里有座龙王庙,在近河心的西岸,据说河底有一块椭圆形的巨石,是专供大鱼跪着拜龙王用的,二十世纪前大鱼拜龙王的奇观常在这里凸现。每年春夏之交都会有一大群灰不溜秋的大鱼(据说是灰鲸)涌入灌河,黑塔塔,密匝匝,数也数不清的大鱼,一路西行到此,涌起丈把高大浪,拍岸发出啪啪巨响,震耳欲聋,两岸大堤村民一路尾随追看,惊声不止。有时大鱼跃出水面,喷起一丈多高水柱,有风时都能溅到观奇人的身上。到了龙王庙,便不在前行,在此嬉戏跳跃,说是拜龙王,而后东去归海。直到年灌河上架上响水大桥,这一自然壮观才遗憾地隐没,可能是桥墩阻挡了大鱼的通行。

以往每年中秋时节的天文大潮----虎头潮,也会在这里兴起,类似钱塘江潮头。由于天相所致加之河湾锁勒,河面会陡起一丈多高的浪头,似山崩地裂、涛声震天!所到之处往往樯橹尽毁、船翻人亡......如今的大铁船当然安然无恙了。

神不?你爱信不信!

这时,我们的船为赶在退潮前过闸已在三岔河调头西进,沿途的风光实在令人流连忘返,船上的文人墨客纷纷用相机咔咔拍照。一同来的还有一对年轻的男女,他们都非常兴奋。清秀的女生跑到船尾将手伸向河面,撩起清澈的浪花,发出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粗犷的男生身背吉他,手执我们文联的红旗,猎猎作响的红旗伴着流淌的清波与年轻的男女共同奏响一曲青春之歌!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兴奋之时,我情不自禁的高声吟诵“汉韵海西,水秀惠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renyua.com/tgzz/991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