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食人鱼 > 食人鱼的生活环境 > 骑着摩托去消失了年的天空之城
当前位置: 食人鱼 > 食人鱼的生活环境 > 骑着摩托去消失了年的天空之城
在南美洲有一座深藏在云雾之中的神秘遗迹,它的名字叫马丘比丘,传说它是15世纪时由崇拜太阳神又有玄幻祭奠仪式的印加人所建。随后,这座城在年就像玛雅遗迹,吴哥窟等一样神秘消失了,直到年时才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这几百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是一座指向太阳,却被众神遗忘的失落之城。据说如果你横屏看,你会发现马丘比丘背后的山的轮廓代表着印加人仰望天空的脸,那高高凸起的部分则是鼻子。有一种说法是最后的印加人一夜之间重新回归了太阳,而马丘比丘则是印加人回归太阳的门户。
请看我拍的延时摄影-----天空之城----马丘比丘。
马丘比丘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首,差不多全世界的人来秘鲁,或者说来南美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看它。它的具体坐落在秘鲁的库斯科区域,到达海拔米的库斯科后可以乘坐几个小时专用小火车,或者徒步几天印加古道,还有一种艰苦的路线就是坐大巴车加徒步前往。当我第一次来这里时就想着一定要带着太太小猪和儿子辛巴再来感受下这段文明,而这一次我要用的方式与99.9%的人不同,就是骑着摩托走一条翻越雪山垭口,加徒步的方式到达天空之城。
为什么骑摩托?这个话题从我们全家上次骑着三轮挎子摩托去北极时就有人在问。嗯,回答下。首先不依赖外人的交通方式去旅行会让你想停就停,想走就走,想多呆就多呆,这种自由自在的感觉特别好。第二是目的地很重要,但往往前往目的地的路途中所发生的剧本外的瞬间、故事、画面,等等让我们更觉得美妙。第三则是骑摩托能与风、空气、阳光,自然的接触,那是包在铁皮车里无法感受到的真实体验。当然,骑摩托车很辛苦,甚至有一点小小的危险。可这世间的道理就这样,你想要美好,那你也要忍受煎熬。
你看过那部很感人的电影《摩托日记》嘛?讲的是刚刚结束学业的切,格瓦拉和医生朋友骑着一辆破摩托穿行南美洲的故事,那次旅行经历深深的影响着他,也奠定了他接下来的反抗斗争。的确,在我的眼里,旅途中的所见所闻的不同世界和不同人的观念等会触碰到你心底,一场深刻又多彩的旅行的确会改变一个人。当然,我说的是深刻的旅行,而不是旅游观光和吃吃喝喝。而且这种旅行必须建立在你应该具有一定的“知识”以及生存的技能上,要不然你的行万里路也只是邮差而已。
在南美洲骑行一直是我的梦想,可惜这次的纵穿南美到南极只能在秘鲁段骑行。我们在库斯科的摩托店里租了辆排量。也许是带着可爱的小辛巴,也许是老外来了,秘鲁的店老板很热情。详细的用地图和图片讲解了骑摩托去马丘比丘的路线。简单说我们需要两天的时间骑行KM的公路泥路水路,需要翻越一座米的雪山垭口,再骑0公里的悬崖路段到一个小村子边,然后沿着铁轨徒步几个小时到马丘比丘脚下的热水镇。嗯,听着不算太难,我也觉得路短很简单,那就骑吧,可是当我看到这些雪山和路段时,我觉得第一感觉是挺美的,第二感觉是我特么太大意了。(如果需要摩托信息请私信与我)
一直喜欢摩托轰隆隆的声音和有点小烂的路段,始终觉得太平坦的路只适合那些诗意的人去走。而我们这种野生的,凌乱的,远行的人,还是有点坑坑洼洼的人生路会比较好。
我经常和朋友开玩笑说:你们喜欢遛狗,我喜欢溜娃。你看,小辛巴从1岁半时和我们在新疆划船露营开始,到今天已经快5岁了,我觉得他的变化就是牙尖嘴利眼亮皮肤黑。我也不给他这么大的孩子的旅行去赋予太多的意义,我就看着他在路上慢慢长大,每天开开心心看到些新鲜事物就挺好的,何况父母也想玩呀。
秘鲁人因为被西班牙殖民几百年的关系,所以通用西班牙语,95%的人信奉天主教,主要有印第安人和印欧混血人种以及白人种。值得趣味说的是秘鲁有将近00万人有华人血统,为什么?在19世纪中,秘鲁总统宣布解放黑奴,地大物博又缺少廉价劳动力。而那刻的中国正在经历太平天国运动这场浩劫,南方出现了无数的失地农民,因此有大量的华人到秘鲁成为苦力,十几年内移民的华人总数超过十万,如今都已落地生根。记得我们在入境秘鲁时,盖章的小伙子说他爷爷来自广东,他现在只会说:黑付你。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世界上各高海拔地区的人虽然种族不同,但是生活方式都很像。拿安第斯山脉的秘鲁人和青藏高原上的人来说:女人都喜欢穿大大的袍子,长长的辫子,走路弓着些腰,空了就一家人找个草地上一坐,喝喝啤酒,吃吃炸炸土豆,看到陌生来客,都会喊着你坐坐。
摩托继续骑行,两边的风景就像电影一样哗哗的快进,一回头,已经走过了这么多的盘山路。好笑的是遇见了两辆车都分别停在路边,车旁是正在吐的乘客。我和小猪都在庆幸好是骑摩托,不会像汽车那么晃达,嗯,即使吐也是拉开帽子就开喷嘛。
所谓前边你在笑别人,后边别人就会看着你哭。这不,天很快就下起了雨。我们给小辛巴套上了雨衣,而我和小猪则穿着冲锋衣裤勉强的坚持。海拔逐渐升高,雨也越下越大,气温降得越来越低。当我们想找个地方躲避再套上一次性雨衣的时候却发现四周都是茫茫的高原草甸,空旷无际,根本没有任何地方让你遮风挡雨,我的脑海里面一万句草泥马飘过。高原的风越吹越大,温度越降越低,作为活着的挡风雨板的我的上衣和裤子以及鞋早已经湿透。不能再那做未知的等待,我们只能赶紧的翻越这个海拔米的垭口。
1个多小时后,在我冻的已经要绝望,已经要开始失稳的那刻终于爬上了雪山的垭口。垭口上有几个木头和石头搭建的简易棚子,我把这辆浑身是水的摩托开到了棚子底。牙齿已经忍不住的在打颤,我告诉自己说:未来的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导演绝对不能在这完蛋,现在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拖下鞋来倒出那哗哗的水,并在这能挡风和挡雨的地方多呆一会。小猪和辛巴也冻的够呛,看着我倒水也不知道该怎么帮忙。
就在此刻,从棚子里走出了一个大妈,传统的秘鲁山区人打扮,看着我们三个在外面冻着,被风吹着。她不停的摇着头,说了些我们听不懂的话,然后就拉着小辛巴往石头房子里走。进去之后她马上开始拆几个已经装了东西的纸壳箱子。烧火,最快的速度给我们这几个冻僵的人烧出了一堆火。我们在那烤着,慢慢的回温着,身体就像从悬崖掉摔落半空中后又慢慢的回到悬崖上一样。
大妈给又给我们倒了很多杯加了糖的印加古柯热茶,喝着,慢慢暖和起来。大妈和我们语言不通,但是她那关心与慈爱的眼神和帮助无需用任何话去表述。我们只能不住的说谢谢,谢谢。小辛巴说:爸爸,我们要给奶奶钱,要谢谢他,因为她帮助我们。我说:儿啊,不仅要给钱,你要在心里感恩,你更要记住这次,要记得在以后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也要尽力。
两个小时后,雨不下了,风也不刮了,历经小磨难的我们要开始下山的旅程。而上天在此刻也送给了我们一份礼物,那就是眼前如仙境般的雪山世界。
天仿佛在一瞬间就彻底开了,我们看到了很远很远的远处。那是星辰和大海,那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
我们在云雾缭绕中像风一般的吹过,辛巴不住的喊我们是骑士,我们是骑士。
翌日我们骑行在半山腰上的泥土路上,身边是几百米高的悬崖。而下面则是印加人的圣河---乌鲁班巴。你说骑起来怕不怕?不怕是假话。
在下午1点时到达了这个小小的山间支线火车站,摩托车放在了一户农家。我们准备开始徒步。这里也有与马丘比丘相连的火车路线,每天三班,短短12公里需要25美元的车费,不过当地人乘坐只需1美元。当然原因是秘鲁政府为修主线铁路花了无尽的钱财,如果你从库斯科城火车站出发,火车首先得爬上海拔近0多米的高山,然后再下山到乌鲁班巴河谷。由于山高坡陡,火车只能沿着“之”字形走,但又由于路窄而无法转弯,这样,走上一段路之后,就得转换到另一条轨道上,将原来的车尾变成车头,继续前行。如此不断地变轨,不断地车头变车尾,车尾变车头,上山变轨四次,下山变轨两次,才能驶到河谷地带。
攻略上说这条铁轨线旁有着绝美的河谷风景,我们当然不会放过,辛巴说:他要坚持走下去,因为在铁路上走很酷。
路遇一对阿根廷夫妻从马丘比丘徒步而出,他们抱着未满1岁的小宝贝。也许都是带孩子出来旅行,彼此脸上都是那种发自内心的笑,那种笑是快乐也是辛酸的苦涩。他们让我想起了两年前在四千美岛,我们骑着三轮摩托相遇了法国骑自行车环球旅行的家庭。那个叫邓姆的孩子和辛巴只眼神对视了一下就疯狂的玩到了一起。法国父母说:世界这么美,为什么不和孩子一起去看呢?我说:是孩子脆弱还是当父母的你不愿意苦一点累一点的陪他长大,陪他看世界呢?
铁轨在峡谷中,四周是浓雾与高山。巨大的气场萦绕着你。
4个小时,12公里,这个孩子顺利完成了徒步来到了马丘比丘脚下的小镇。当晚,小辛巴说能不能吃两份冰淇凌?因为他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我说吃到你饱为止,而且,还要正式颁发了你一枚“摩托骑士”的勋章,表彰你坚持的完成了摩托挑战。于是,这个孩子乐的呀,那种成就感。明天,我们将正式前往这次的目的地----消失了年的天空之城---马丘比丘。
神秘的天空之城--------马丘比丘
简单介绍下建设马丘比丘的印加王国,这个历经1个国王的短暂王朝曾经控制了当今南美的多个国家,它们与玛雅,阿兹特克并称的南美洲三大文明,也是其中最辉煌的。可年,一个叫皮萨罗的西班牙亡命徒带着人和62匹马改变了这个人口有多万的王国。当时印加人对这些奇装异服白种人一无所知,以为是神的使者到来。而这些西班牙人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殖民南美洲。于是他们假意要宣读神意,而印加的国王却带着名手无寸铁的士兵在广场上接受召见。突然间,这些一大批亡命徒人身穿铠甲,手握刚剑,骑着恶兽般的马匹冲了出来。可怜的印加士兵没有丝毫防备,他们早已被天兵和从没见过的恶兽们吓傻了。西班人轻易的俘获了印加国王,并告诉他装满囚禁他房间的黄金就放了他。结果是装满了,国王还是被杀了。从此,贪得无厌的西班牙人扶植起了傀儡国王,并利用印加贵族的内部权利斗争和与外部部落战争等加强统治。更悲惨的是白人带来了诸多瘟疫疾病,让没有丝毫抗体的美洲土著人在1个世纪内死掉了百分90。
提到马丘比丘,那就必须提到他的“所谓”发现者宾厄姆。他是电影《夺宝奇兵》三部曲中印第安纳·琼斯教授的原形,日后甚至成为美国州长的猛男当时在耶鲁大学当历史讲师。年时,他在大学里实在憋得难受,富有冒险精神的他只身跑了大半个南美洲找文明遗迹并出版了几本书。他属于那种有知识,胆量,当然最重要的是能为他的探险事业融资到钱,因为他老丈人就是蒂芙尼珠宝的老板。年时,这老哥率领耶鲁大学探险队再次来到南美洲,这次他要寻找维尔卡班巴(Vilcambamba),它是印加帝国被西班牙人灭亡后最后的避难所。耶鲁探险队已库斯科为核心在安第斯山脉中艰难前行寻找,高海拔,荆棘丛生,到处是悬崖峭壁。在一个小旅店中,当地人告诉他说在乌鲁班巴河畔的高山里有一堆倒塌的大石头,同行的科学家们都不愿意去。第二天,执着的宾厄姆和向导还有一个军曹就启程了,沿着陡峭的小路来到一个土著人棚屋前,向导累的喘的不走了。宾厄姆就花了一美元雇佣了土著人10岁的孩子来带路。他的回忆录如此写到:当我们爬到了多米时,“突然间,我发现面前是印加最好的石建房屋的残垣,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好运气,简直是难以置信的梦境。
此刻,已经注定成为那个探险时代狂热分子中最幸运的他激动不已,他急忙赶下山去,唤起了在营地的人们来挖呀。随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用了整整一期报道了这一发现,印加失落的城市马丘比丘从此闻名于世。当时宾厄姆挖出的万多件文物被打包送到耶鲁大学进行研究,并向秘鲁政府许诺将在18个月后如数归还。年过去了,在秘鲁举国抗议甚至奥巴马总统的说情下,耶鲁大学终于归还了00件!按这个速度,马丘比丘要再等年才能和被“发现”走的文物大团圆。
他们在大树的掩盖下发现了建在山巅上的马丘比丘有广场、宫殿、庙宇、民居、作坊、兵营,梯田、还有高度文明的天文观测石等,以及17具尸体,其中女性就有人。长期以来,对于建城的动机以及与古城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却是史学界无尽的争论。有的人说是天外来客建的联络站,有人说是印加贵族的度假场所,有人说是祭祀太阳神的地方。不过,比较公认的一种说法是,自从西班牙征服者把印加人从首都库斯科赶走了印加帝王之后,印加人在这里还幸存了6年。
印加人遗迹上的石头建筑技术至今无法理解,他们把巨大的花岗岩石块砌在一起,却又不使用砂浆,而缝隙间却连个刀片都插不进去。更夸张的是最大的石头有吨,而且都来自与大山下。真不知道当年连文字和马匹和铁器以及轮子都没有的印加人是怎样穿凿、切割、打磨,以及如何去搬运上山的。有人断言印加人是决不可能在崇山峻林上建造出马丘比丘来,这也许都是外星人的杰作。不过我在几本关于印加的著作中也看到了些猜测的方法,我比较认同的是用火去烧大石头,再用冷水浇,找裂缝打进木楔子,慢慢打磨,再用滚木垫在下面,再用弱弱的羊驼和人力来用近几十年的时间去建造。
马丘比丘的悬崖峭壁上被垒出了很多梯田,现在养了很多神兽羊驼,这里曾经种植着我们今天餐桌上经常吃到的玉米、土豆、番薯、甚至辣椒,西红柿等美洲的原产物种。在16世纪时,这些物种传入了旧世界又传入了华夏。对了,你别和我说玛卡哦,秘鲁朋友说他们很少吃,就和菜一样,现在都是你们中国人来种。
天晴了起来,我看着这些印加文明遗迹,联想着当年它的辉煌,又想着10万印加士兵却打不过个亡命徒,真是不住的为它惋惜。唉,突然间,我想到在我们大清王朝与它的联系,它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最多的人口,最广阔的领土,可也是被洋枪火炮轰了个底朝天?为什么呢?嗯,文明,历史,等等就是有那么多的相似性,又那么的一次次的来重演。嗯,正在重演。。。
题外话:谢谢大家看到这里,欢迎你们的留言交流和分享转发。虽然我们时常在野外信号不好,但是每一条都会认真的去阅读。很多人都好奇我的工作和收入,也有人说有钱人才这么玩。嗯,的确一家人出去玩需要储蓄。但是我觉得比我们有钱的人多了去,只是你把钱花在了房子股票车上了,我们花在了旅行上。生命是有得有失的过程,路都是自己选择的,自己坚持走吧。最后软广一下,我在杭州千岛湖逐浪者皮划艇俱乐部工作,我也合伙开了一家叫雨山前的旅行者民宿。欢迎雾霾区的朋友去那里烤烤火,骑骑车,划划独木舟,看看我战斗的地方。此刻,我们的纵穿南美到南极的旅行已经进入到野性原始的亚马逊森林中,这里的食人鱼和凯门鳄以及轰炸机群般的蚊子不是很友好。但是,天朝来的我们,挺得住!!!
老极来呀,互相伤害嘛。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renyua.com/tgfz/7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