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食人鱼 > 食人鱼的种类 > 泰国的军事政变究竟有多吓人
当前位置: 食人鱼 > 食人鱼的种类 > 泰国的军事政变究竟有多吓人
题图为当年的英拉与巴育上将,年后者发动了针对前者的军事政变。
泰国在封建君主制时期,除遭受外来大规模武力侵略外,各个王朝间的更迭相对比较稳定。
但在年6月的第一次军事政变之后,泰国已经发生了20次大小军事政变,颁布过17部宪法,举行过26次大选,大约组成过50届内阁。
可以说,泰国近代史是一部军事政变史。
1泰国政变历史
这20次政变中,对泰国政治影响较大的有(全部20次政变见本文最末):
1、年6月24日,军方发动政变,给拉玛七世国王两个选择:把权力交给议会继续做国王或者立即退位。
拉玛七世无奈接受了前者,并做了著名的答复:为了使成立君主立宪制政府的过程能够尽可能柔和地进行,我同意成为一个傀儡。
这次政变,成为泰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泰国结束近年的君主专制统治,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参考英国君主立宪制
2、年大选,披汶·颂堪集团在选举中作弊获胜,引发社会动荡。同年8月又亲自主持本该由普密蓬国王主持的佛历年庆典。
陆军司令沙立·他那叻元帅认为这是对国王的大不敬,遂以控制街面混乱局势为由,于9月17日发动政变,推翻披汶政权。
普密蓬国王随后发布命令任命沙立·他那叻元帅为军方最高长官,由沙立·他那叻元帅接管政府。
图为年10月,夺权后的沙立·他纳叻接受采访
3、年10月,曼谷等地20多万知识分子﹑学生和工人举行示威游行,反对军人独裁,要求民主自由。
当时的他侬政府调动军警对其进行了严厉镇压,打死学生近百人,并武力占领了法政大学校园,引起了全国激烈反应。
国王普密蓬打开王宫大门,接纳受到攻击的政法大学学生,并发表了电视讲话,宣布他侬辞职,任命法政大学校长讪耶?探玛塞为临时首相。
年的普密蓬国王
4、年5月17日至20日,泰国人民为抗议军方统治,上街游行示威,苏钦达命令军方武力镇压,导致大批学生死亡。
最终,危机在泰国国王介入下平息。
年的“五月事件”对泰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自此,泰国政治摆脱了军人专制,开启了民选文官政府执政的新时代。之后,泰国一共更替了数届政府,全都是遵循民主原则选举产生的。
5、年9月19日,陆军司令颂提借总理他信·西那瓦赴美参加联大会议之机发动政变,推翻他信政权。
他信·西那瓦:从电信大亨到泰国总理
政变得到泰国国王普密蓬支持,他信则被迫流亡至英国。
6、年5月22日,泰国陆军司令巴育·占奥差发动政变,接管国家政权,逮捕政治斗争两派的主要领导人,包括他信的妹妹,前总理英拉。
8月25日,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签署御令,正式任命"全国维持和平秩序委员会"主席、陆军司令巴育为泰国第29任总理。
泰国女总理--英拉·西那瓦
2中国人认识的政变
对军事政变、政治运动等各种政治动荡,中国人是心有余悸的。
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年新中国成立后,此处省略字。
不省略,发不出来。
3泰国的军事政变是什么样子
泰国政变频繁,这主要是泰国的社会制度和政治体制使然。
然而政府更迭均未改变泰国的政治制度,对经济发展影响也不大。这是多年来泰国政治的一个重要特点。
军事政变的另一个特点是,除个别少数政变外,大多数政变伤亡较少,政变者很少大开杀戒。
我们来看下我们印象最深的也是最近的两次军事政变的过程。
年泰国军事政变
年9月19日,14辆坦克驶入泰国首都曼谷的街道,抵达泰国政府大楼,并且有大约50名士兵进驻了官厅。
随即,泰国陆军司令及政变领袖颂提非法宣布泰国总理他信·西那瓦被解职。由颂提领导的军方说,在军事政变过程中,军警没有遭遇任何武力抵抗。
当天并没有任何因军民或任何军事原因而发生的冲突演成的伤亡记录,首都曼谷市面上亦大致平静,甚至有许多当地居民表示翌日才得悉有军事政变或任何政权替换发生。
新浪网:泰国政变现场军民关系融洽
年9月20日晚上,泰国的电视台指泰国国王普密蓬已委任颂提独裁管治,军政府将维持两周,后将政权移交“临时政府”,并将于次年10月举行大选,还政于民。
年泰国军事政变
5月20日,泰国陆军实施军事管制法,控制曼谷及全国据点,占领国家电视台;
5月21日,陆军召集各派领袖开会商讨国家出路,未果;
年5月22日,泰国陆军总司令巴育·占奥差与军方官员透过电视向全国宣布强行接管政府;
5月23日,英拉向陆军报到。
泰国发生军事政变后5月23日,泰国前总理英拉面带微笑在手持乌兹冲锋枪的女军人押送下进入“军事维安委员会”报告。来源:光明网
泰国陆军司令巴育自22日发动军事政变以来,夺取宣传机构、宣布军管戒严、组建临时当局、控制潜在对手、解散国会议院、限制媒体言论……这一系列举动,都按照泰国的“政变传统”约定俗成的步骤,无一“出格”,也都在意料之内,泰国人早已见怪不怪了。
泰国陆军司令巴育·占奥差22日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发动军事政变,推翻看守政府,接管国家政权。
政变后的泰国暂时中止了宪法,看守政府被解散,选举产生的下议院被停止活动,行使政府职权的,是由巴育任主席的“全国维持和平秩序委员会”,这也同样是历次泰国政变的惯例。
之所以发生政变,正如许多分析家所指出的,是因为漫长的政治对立找不到妥协的途径,漫长的政治对立形成了谁也奈何不了谁的“政治平衡”,无论协商或选举,都难以打破这一平衡。
在这种情况下,泰国人只能驾轻就熟地回到所谓“热启动模式”,即通过政变让一切从头开始。
政变不无意外地遭遇了西方社会的诟病——“政变不是好事,是东南亚民主的倒退。”
泰国舆论却口径地一致反驳:“政变是解决政治僵局的惟一方法。”
泰国政变者给出的政变理由是,政治进入死局,双方既分不出胜负也不肯和棋,一切政治手段都显得无奈和无能。只能军事介入,推翻重来。
在泰国这样一个笃信佛教的国家里,民主化道路仿佛从一开始就被限定在了“非暴力”的原则之下。泰国未经战火就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此后的几十年时间里,虽然平均两年就发生一次军人政变,但多半兵不血刃。泰国的军人政权只是在国家层面上掌握政权,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干预很少。高层领导人的“你上我下”,影响不到民生,危及不到王室。
4泰国政变影响不大的原因
泰国是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国王的世袭继承与内阁政府的更迭变换,成为泰国政治的一大特点。
泰国国王和王室是泰国政治的仲裁者
在泰国,从来没有一次政变,能够不赢得国王的支持而能成功的。
泰国前国王普密蓬-阿杜德是曼谷王朝第九位国王,也是九位君王中为数不多地被封为“大帝”称号的君主,在位70年(年6月9日—年10月13日)。
普密蓬-阿杜德
在泰国历史上,每当时局动荡甚至血雨腥风的时候,人们就会将目光投向国王。普密蓬屡次凭借自身的崇高威望,在紧要关头迫使各方让步,化解危机。几乎没有人怀疑,只要他出面,必有扭转乾坤、化险为夷、安定国家的奇效。
年,泰国曼谷大学爆发骚乱,普密蓬要求当时的首相及其官员离开泰国,以免国家陷入社会动荡的危机,结果首相服从了国王的要求。
年,素金达自命为总理,违背了一年前政变时还政于民的承诺,少将占隆-西蒙随后组织学生上街大规模游行,抗议军政府。5月18日,素金达下令清场集会者,致使50人多死亡。
第二天,时年60多岁的普密蓬国王把素金达和占隆两人叫到王宫,跪在他的膝下,听他“讲故事”,让两人“交流心得”,各自谈谈自己“有什么可骄傲”。这一场景还被全国电视直播。
年5月普密蓬(右侧)在当时的首相与在野党之间的争夺中进行仲裁(泰国王室提供,kyodo)
这次召见后不久,泰国政府在电视发表公报,遵照御令,停止流血冲突,释放占隆,素金达也随之辞去总理职务。
出宫后,两人各自宣布偃旗息鼓,占隆和他的示威者一夜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而素金达则退出政界,还政于文官政府。
年4月4日下午,他信前往泰南滨海行宫觐见泰王。当晚,他信与泰王见面后,接受泰王的建议,宣布辞去首相一职。他信表明不再担任首相,原因之一是为了确保泰王登基60周年庆典能顺利举行。
他信之前曾说过:“没有人能够使我下台。但只要国王说一句话,我将立即辞职。”
泰国现总理巴育拜见拉玛九世普密蓬
作为君主立宪制的泰国,国王怎么有这么大的权力呢?
这里有必要讲讲在位时间长达70年的前泰王普密蓬。
年6月9日,拉玛八世在皇宫遭枪击身亡,年仅19岁的普密蓬继承王位,成为拉玛九世。
普密蓬多才多艺,截至上世纪末,普密蓬获得全球各大学授予的名誉学位达个,这使他成为世界上拥有名誉学位最多的人。
普密蓬爱民如子,数十年来足迹遍及泰国各个角落。他用王室经费兴修水利、建电站,还在御苑内自种实验田,设立水稻、奶牛场、淡水鱼良种培育和研究中心。
最受国际社会称道的是他在泰北山区实施的罂粟替代种植项目。普密蓬年考察山地部落后成立基金,帮助山民种植油茶、坚果、茶叶、咖啡等多种经济作物。
普密蓬的突出贡献,使他荣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终生成就奖”。
原本在年的立宪革命后,国王和王室已经没有什么实权了。但是普密蓬却做到了手无实权却一言九鼎。
开始抬高这位国王是在年后,当时掌握政权是军人出身的沙立总理,在东南亚政治状况日趋混乱的背景下,沙立提倡“泰国式民主主义就是以国王为元首的民主主义”,致力于恢复已经弱化的国王和王室的威信。
与此同时,国王也积极接受了军方的想法,利用国王作为国家统一的象征。
通过驾临地方与国民进行交流,同时向很多地区开发投入资金。加上亲自演奏萨克斯、在帆船国际大赛上大显身手等形象,被国民热狂地接受。
在泰国的家庭和企业里,悬挂国王的照片和肖像画成为理所当然。
泰国饭店里的国王和王后
不久,国王的凝聚力开始凌驾于军队之上。在军队向要求民主化的群众开炮、导致大量死伤者的年的“10月14日事件”以及年的“5月暴行”中,普密蓬命令政权下台以平息事态,确立了自身的超凡领袖地位。
军方是政治崩盘情况下的秩序恢复者
年5月22日,泰国陆军总司令巴育发动军事政变。这次政变与我们想象中的政变大有不同,既没有枪炮齐鸣、枪林弹雨,也没有血肉横飞、血流成河,甚至没有大规模破门而入的逮捕行动。
政变对于压制两派政治恶斗,稳定泰国局势的短期效果明显,泰国街头已经恢复基本平静。泰国"黄衫军"和"红衫军"两派的街头争斗基本停息。
曼谷的民众生活如常,旅泰华人从前方传回的消息也表示当地情况平静,无需过度惊慌。可以说,"这里的政变静悄悄"。
何以出现这种局面,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首先,泰国军方并不恋权,总结出一套相对固定、能够被各方基本接受的政变模式,通常不成立军政府,而是指派一位过渡政府总理,组建一套过渡班子,负责修宪、组织大选事宜。
经过一段时间的军事管制之后,军方会将权力移交给新的民选政府,重新退居幕后。
在泰国人眼里,军方在很大程度上是政治崩盘条件下的秩序恢复者和稳定器。有当地居民表示,"对政变不感到震惊,该发生的迟早都会发生"。
其次,军方部署周密,措施得力。军方政变是有计划的,先是宣布戒严,掌控电视台、广播以及其他媒体,严格控制舆论宣传,禁止播放任何可能对局势带来不稳定因素的消息,只允许播放军方提供的节目和歌颂国王的节目。
然后组织"七方会谈"向外界表明致力于积极协调的姿态。在各方仍拒绝妥协后,当场控制各方主要负责人,迅速发出多道"传唤令"控制可能扰乱局势的其他领导人。
同时要求公务员各司其职,提升各职能部门次长担任部长等,迅速稳定局势。
第三,民众对政治恶斗极为厌烦,求稳心态明显。尽快稳定局势,回归正常生活,恢复经济发展,是普通泰国民众的心声,而军方行为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民众的朴素需求。
因此,不少泰国人对政变表示认可,认为只有军人政变才能"先破后立"。
泰国的官僚行政机构很稳定
尽管泰国的政局比较动荡,但是泰国的官僚行政机构却很稳定,保证了政策的贯彻和执行。
每一届新上台的政府除了调换某些部长人选外,仍保留各部常务次长以下的政府常务官员,以便他们能够维持政府的日常行政事务和业务工作,这保证了官僚结构的稳定性,也保证了泰国政策制定、政策内容和政策执行过程的稳定。
政变或政府的更迭并没有触动官僚的利益,相反,却进一步加强了泰国重行政的传统价值观。
由于行政机构的稳定,只要行政官僚正常处理事务,就会使民众很快从变故中冷静下来,从心理上保证了泰国的政治局势不再恶化。
由此可见,泰国的政局动荡对泰国的政治稳定影响是很小的,权力上层的变动仅仅是高级官僚及政治精英集团内部权力的易手或重组,是他们权力再分配的外在表现,只是有的时候以军事政变等极端方式表现出来。
有报道称,“泰国一直是东南亚最能吸引外资的国家之一,因为外商相信他们的投资等种种利益绝不会因为军事政变而受到影响。”
5?
正确解读泰国政变的影响
泰国近些年总出现这样的情况:每当经济指标稳步上行几年后,就会发生一场政治斗争引发的危机,拖累经济表现。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政局趋稳,人们对泰国经济的信心正在迅速恢复。泰国在最新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排名中也大幅提升至第31位。
如此看来,泰国政局无论如何动荡,经济似乎总能迅速恢复元气。
这种类似“不粘锅”的特性,给泰国带来了“特氟龙泰国(TeflonThailand)”的称号(特氟龙是一种用于制造不粘锅的高性能涂料)。
事实上,每次政变后,泰国多会迎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如果政治危机是一场突然暴发的“疾病”,本应“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泰国经济凭借什么能快速康复,并在波诡云谲的政局变化中恢复活力呢?
首先,泰国旅游业的自然资源禀赋较好,始终保持强劲增长,这是泰国经济的主要引擎之一。泰国政局稍有缓和,各国游客的旅游需求就会集中释放。
第二,泰国制造业基础扎实,是东南亚最大的汽车和电脑硬件制造与装备中心,拥有大批熟练的制造业技术工人,且制造业企业多集中在东部的工业园区,受政局变化的影响较小,日本丰田、本田等车企在泰国进行了大量投资,短期内不会大幅降低产量。
第三,泰国国王普密蓬提出了“充足经济”的口号,希望泰国经济有更多自给自足的色彩,努力构筑不依靠外力的供需体系,从而有效抵御外部风险。
此外,泰国拥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完善的辅助产业以及丰富的原材料,加上灵活而富有吸引力的投资优惠政策,整体投资环境自由宽松。
值得一提的是,泰国经济政策始终保持了一定的“跨政府”连续性。新政府上台后,可能重新命名一些项目或政策,但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人口、农村金融等基本经济政策大体上会延续上一届政府的,“换汤不换药”。
20世纪初叶以来,泰国社会经济曾先后完成了三次重要转型。
第一次在二战前后,从传统农业转向以国有资本为主的现代工业;
第二次在冷战初期,通过进口替代政策,促成私人部门蓬勃发展,实现了泰国经济腾飞;
第三次在冷战后期,通过出口导向政策,泰国有效承接东亚产业转移,保持了经济高速发展,并在90年代中期跻身中等收入国家,被誉为“四小虎”。
如今,泰国正在经历第四次转型,迫切需要对国家发展道路进行重新抉择,以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弥合城乡分化、贫富分化、地区分化等长期积累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由于事关中长期根本利益,各派力量在国家“道路选择”问题上都相当坚决,难以基于互谅互让达成共识,而且很容易引发严重的社会分裂,甚至暴力对抗。
如果不是泰国军方通过政变方式,先后多次在政治博弈临近失控的情况下紧急叫停,那么,泰国就很可能会在无休止的分裂与冲突中错失发展契机。
所幸的是,得益于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佛教观念,泰国军方在武力干政过程中,很少采用大清洗的极端手段,为政治协商提供了较宽松的环境。
明年,泰国将举行新一轮大选。只有确保局势稳定,进一步刺激内需,经济稳步增长,巴育政权的合法性才能长期维持。
即便是“特氟龙泰国”,如果没有稳定的政局作前提,经济的持久、快速发展也终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6泰国政局现状
王室
泰国当地时间年10月13日晚间7点,泰国王室宣布泰王拉玛九世普密蓬·阿杜德于下午3时52分驾崩,享年88岁。
泰国当地时间年11月29日上午,泰国国家立法议会主席蓬贝宣布,泰国王储哇集拉隆功将继承王位,为泰国新君王拉玛十世。
右侧站立者为泰国新王拉玛十世
政府
泰国总理巴育年10月10日宣布,泰国将于年11月举行大选(即还政于民),大选具体日期将在年6月宣布。
市场反应也很积极。将在明年11月举行大选的消息一经发布,泰国股票市场在当日开盘下跌0.3%的情况下应声上扬0.7%。
7泰国的经济
20世纪80年代起,泰国积极调整工业结构,引进技术密集型和附加值高的中轻型工业,寻求适合泰国的工业发展模式,取得良好效果。电子工业等制造业发展迅速,经济持续增长,为亚洲“四小虎”之一。
进入90年代,政府加强农业基础投入,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年,泰人均收入超过美元,世界银行将其列为中等收入国家。
年从泰国开始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泰国经济受到沉重打击,年经济下降10.8%。
年经济开始复苏。
进入21世纪,泰政府将恢复和振兴经济作为首要任务,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扩大内需,刺激出口,经济持续好转。
年,泰国经济全面复苏,尽管经历了政局问题和自然灾害等负面因素影响,但仍实现7.8%的高增长。
年,泰国经济逐步从水灾影响中恢复,英拉政府实施的一系列加大投资的政策效果呈现,当年GDP增长6.5%。
年9月,世界经济论坛(WEF)近日公布了全球个国家参与的《-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泰国排名第32位,比去年上升2位。
今年泰国分数有所提高主要得益于10项指标的进步,比如:宏观经济比去年提升3位,基础设施建设比去年提升6位,这也反映出政府的国家发展政策是随着国家发展计划进行的。
泰国政府对年的出口和国内消费增长十分有信心,预计本年度GDP将增长3.5%,高于亚洲发展银行的预测,今年第三季度GDP增长也将高于第二季度,预计增幅约为3.7%。
8结语
海外投资最重要是资金安全,其次才是增值收益。
美英加澳是近些年来最受中国投资者偏好的投资地,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局稳定、经济发达、教育领先。
但是四大国的投资壁垒也恰恰就在于政治经济体制过于完善,当本国房价收到海外投资影响较大时,政府能够及时有效的通过额外征税、限贷、限购等政策控制海外投资对本国房产市场的冲击。
在充分了解泰国的政治风险的尺度,同时又对泰国房产市场的未来展望之后,难道这里不应该成为最精明投资者的探险乐园吗?
附:泰国年以来的政变史列表
第一次政变:.6.24~6.27为改变君主专制制度,来自陆军势力的民党发动政变,最终民党委任保守法官披耶·玛奴巴功出任总理,又被称为泰国立宪革命
第二次政变:.6.20民党内部发生矛盾,最终政变领导人皮耶帕凤出任总理,强人銮披汶开始崭露头角
第三次政变:.10.11~10.15皇室为敦促军政府交权而发动政变,最终被镇压,銮披汶地位此后迅速上升
第四次政变:.11.8銮披汶旧部指责文人政权为国王拉玛八世死亡负责,銮披汶此后再次出山
第五次政变:.10.1军方内部派系斗争引发政变,政变领导人最终被捕
第六次政变:.2.26因不满关于国王拉玛八世死亡的指控,泰国海军军人发动政变,政变领导人最终被捕
第七次政变:.6.29~7.2泰国海军因抗议政府削减海军开支而发动政变,最终被武力镇压
第八次政变:.11.29军方对年宪法表达不满,最终宪法被废除,恢复年宪法
第九次政变:.9.16由于大选发生舞弊,陆军方面发动政变推翻銮披汶政府,指定文官担任过渡政府总理
第十次政变:.10.20由于总理无法应对政府内部矛盾,军方再次发动政变,军人沙立·他那叻上台并总揽国家军政大权
第十一次政变:.11.17军政府总理他侬·吉滴卡宗为反对议会修改军政府预算发动政变,年宪法被废除,议会被解散
第十二次政变:.10.14国王普密蓬宣布撤销对于军政府的支持,他侬·吉滴卡宗不得不流亡海外
第十三次政变:.10.6国防部长沙鄂·差罗如海军上将以内阁中有共产党人为借口发动政变,军方随后任命保守派法官他宁·盖威迁出任总理,并由军队实际掌权,泰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下坡路。
第十四次政变:.3.26军内不同派系因军职分配问题发动政变,最终政变仅持续6小时即告粉碎,主谋差拉将军被处死
第十五次政变:.10.20海军上将沙鄂·差罗如因总理干扰军内事务而发动政变,政变成功后江萨·差玛南将军被任命为总理
第十六次政变:.4.1~4.3陆军副总参谋长集巴滴马因意见分歧发动军事政变,最终被效忠政府的军队镇压
第十七次政变:.9.9第十六次政变领导人之一马侬不甘心失败再次政变,最终政变失败,许多泰国高级官员因牵连此事被捕
第十八次政变:.2.23差猜·春哈旺将军领导的政府被军方推翻,政权落入顺通·空颂蓬将军所领导的国家维和委员会之手
第十九次政变:.9.19~9.21他信家族经济问题引发政治危机,军方宣布解散看守政府总理他信领导的内阁,由军事组织全权接管国家政权
第二十次政变:.5.22泰国军方领导人宣布夺取看守政府一切权力
我们做了一本泰国房产投资的小册子,共16页,想要的点击查看原文,即可免费领取。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renyua.com/tgwh/1484.html